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八章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小题;共30分)
1.
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儿石蜡
B.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C.
拧矿泉水瓶盖时,往往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一块布
D.
为了擦净玻璃上的污渍,要用力压抹布
3.
关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刹车后失去惯性,所以汽车停下来
B.
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比汽车大,所以人还要向前冲
C.
汽车在突然启动时,站在车内的人由于惯性将向后倾倒
D.
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站在车内的人不会发生前倾,这时人没有惯性
4.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5.
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
B.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6.
如图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
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
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由于惯性,离开手的小车继续向前运动
7.
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
?
A.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8.
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B.
减速进站的火车
C.
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
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9.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
木块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在木块上放置一个砝码,滑动摩擦力会变大
10.
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
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
运动得将越来越慢
C.
将立即停止运动
D.
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
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
?。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
?有关,飞行中的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作用。
12.
图为网球在水平地面上自左向右运动的频闪摄影照片,已知所用闪光灯每隔
闪亮一次,根据照片记录的网球位置可知,网球的速度
?,网球受到摩擦力方向向
?。
13.
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
14.
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四川宜宾市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作用。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8分)
15.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
16.
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原因是
?。
17.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侧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
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
,如图丁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
,使物块
随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则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
受到的摩擦力
?
。
四、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18.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五、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19.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的印迹如图所示。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图中实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观察题图所示情景可知,两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是相同的,而力的方向一个是向左一个是向右,金属片的弯折方向也不同,即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
A
【解析】打上石蜡的拉链使用起来更顺滑,这是因为减小了摩擦力,A选项正确。
用力握住绳子,可以增大手与绳子间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B选项不正确。
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上一块布后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更有利于拧开瓶盖,C选项不正确。
用力压抹布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选项不正确。
3.
C
【解析】本题考察对物体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D错误;
刹车时,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停下,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B错误;
汽车启动时,汽车受到牵引力的作用,改变运动状态,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倾倒,故C正确。
4.
B
【解析】汽车的牵引力在水平方向上,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方向上,二者的方向首先不相反,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5.
B
【解析】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将运动,受平衡力作用,物体会静止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选项错误。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B选项正确。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受平衡力作用,则原来静止的物体会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选项错误。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选项错误。
6.
D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人的小车不受人的推力,A选项错误;
小车运动减慢直至静止,说明小车受到了地面的阻力,B选项错误;
小车越来越慢,说明小车受非平衡力的作用,C选项错误;
离开手的小车继续运动,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选项正确。
7.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惯性的应用,难度较小。当锤柄撞击地面,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其继续向下的运动状态,因此,锤头会紧紧套在木柄上。正确的是D。
8.
D
【解析】过山车由于在圆轨道上运动,故速度发生变化,力不平衡,故A错误;
火车速度在减小,故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火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
9.
D
【解析】木块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故A错误;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B错误;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
在木块上加一砝码,压力增大,则滑动摩擦力增大,故D正确。
10.
B
【解析】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当剪断绳时,拉力消失,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将越来越小,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
1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
【解析】踢足球时脚疼,说明脚也受到足球施加的力,体现的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香蕉球”就是通过控制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
球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12.
减小;左
13.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解析】船在水中前行时,人也处于运动状态,当人在船尾竖直向上蹦跳起来,
由于惯性人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落回船尾原处.
14.
惯性;阻力
第三部分
15.
(1)
速度
【解析】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使小车的速度相同;
??????(2)
远;小;匀速直线
【解析】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小车不受摩擦力,小车运动的距离无限远,即: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由这个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牛顿第一定律。
16.
(1)
相等
【解析】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2)
旋转一定角度
【解析】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3)
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4)
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选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17.
(1)
匀速直线
【解析】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
压力
【解析】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压力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滑动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接触面越粗糙
【解析】甲、丙两次实验压力是一定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滑动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
;
【解析】①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丁图中压力是丙图压力的
倍,则
,,,故
。
②物块
、
叠放在一起,
和
是同向同速运动的,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
和
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故物块
受到的摩擦力为
。
第四部分
18.
如图所示
【解析】小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则弹力应大于小球的重力,两个力均作用在球上,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第五部分
19.
见解析
【解析】行驶方向:由西向东。原因: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落到地上后,最初先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运动,其余部分由于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因此出现了前圆后不规整的痕迹。
第1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