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功和力复习课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加润滑油
B.
涂防滑粉
C.
滚动轴承
D.
冰壶运动
2.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王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
牙刷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不平衡
3.
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的
B.
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的
C.
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D.
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4.
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
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
,则
和
的关系是
?
A.
B.
C.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
取一张轻薄小纸片,沿对角线向下折一个角度顶在针尖上,手掌在纸片上方迅速上移,原来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手拿开,纸片又逐渐静止下来(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只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
C.
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有惯性
D.
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是因为纸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6.
图中,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
压小球至图丙的位置,然后撤去力
,小球向上运动至
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
到小球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
小球在
点处于平衡状态
C.
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
小球离开弹簧前,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7.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的作用,
的大小与时间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B.
时,将
撤掉,物体立刻静止
C.
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D.
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8.
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改变运动方向
9.
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10.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
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
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
的推力
B.
乙受到地面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
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
的推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2.
首先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在前人实验探究基础上,物理学家
?建立了惯性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状态。
13.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装有钢球或钢柱,是通过
?来减小摩擦的。
14.
小明用
的水平推力使箱子沿水平地板匀速滑动,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
;在箱子上放一袋面粉后,小明要加大力气才能推动箱子,原因是箱子对地板的
?增大,导致摩擦力增大。
15.
如图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1)小明在沿此杆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
、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
,
?(填“”、“”或“”)。
(2)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16.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
?,所以紧套在柄上。
17.
如图,我国"歼-15
"舰载机已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往航母甲板上降落时,以
?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舰载机着舰后由于
?继续高速运动,所以必须适时放下着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达到强行减速目的,其中涉及的力学知识是
?(填一项);当舰载机停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其重力与
?力属于平衡力。
18.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运动的物体受到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物体停止后拉力保持不变,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停止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
。
三、实验题(共3小题;19题6分,20题14分,21题8分,共28分)
19.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实验步骤如下:
(1)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个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
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
?时,小卡片平衡,如图甲所示。
(2)将图甲中的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如图乙所示,松开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
(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剪断小卡片(如图丙所示),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0.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以上两空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1.
人们发现汽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汽车迎风面积和汽车行驶速度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模拟汽车行驶时受到阻力的情况,得到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表
为汽车行驶速度
时空气阻力
与迎风面积
的有关数据,表
为迎风面积
时空气阻力
与汽车行驶速度
的有关数据)
表
表
(1)由表
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时,空气阻力与迎风面积成
?关系。
(2)表
漏填了一个数据,漏填的数据应为
?
。由表
数据可知
?一定时,空气阻力与
?成正比。
四、作图题(共1小题;共10分)
22.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
的小球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指以
的力弹出小球后,小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上画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解析】当摩擦力越大时,力的效果越明显,刷毛发生的形变(即刷毛的弯曲程度)也越明显,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在摩擦作用效果下,较软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了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研究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牙刷一定是受力物体,而且是和接触面接触的部分,所以摩擦在刷毛上,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牙刷匀速直线运动,牙刷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3.
D
【解析】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
4.
B
5.
C
【解析】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错误;
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同时还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B错误;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有惯性,C正确;
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纸片受到力的作用,D错误。
6.
D
【解析】乙图小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当将小球压至丙图时,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时,弹力等于重力,速度最大,再向上运动,弹力小于重力,做减速运动;小球离开弹簧向上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速度为零,但不是平衡状态。
7.
C
【解析】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在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将
撤掉,物体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故B错误;
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摩擦力
,故C正确;
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又由
图象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故D错误。
8.
C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会保持那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9.
C
【解析】A、粉笔刷所受磁力沿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沿竖直方向,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由于重力的作用,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说法正确;
D、粉笔刷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10.
A
【解析】从A图中小球受力情况可知,小球受到的重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故A受力分析正确;
从B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受到的
和
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的受力分析错误;
从C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受到的
和
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的受力分析错误;
D图中显然重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D错误。
11.
D
【解析】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
,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等于甲的推力,仍为
不变,故A正确,D错误;
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左,故B正确;
第二次推时,甲仍然静止,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可知,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方向向左,故C正确。
第二部分
12.
伽利略;牛顿;力的作用;静止
13.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滚动代替滑动
14.
;压力
15.
(1);(2)竖直向上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明始终是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等,因此
;
(2)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此时其重力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16.
锤柄;向下运动
【解析】这是因为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时,受到地面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17.
航母甲板;惯性;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支持
18.
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解析】因为物体水平向右运动,因此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物体停止运动后,受水平向左的拉力,即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因为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
。
第三部分
19.
(1)
相等
【解析】如题图甲所示: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盘相等时,小卡片受平衡力作用,即小卡片平衡;
??????(2)
不能
【解析】将图甲中的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如题图乙所示,松开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
??????(3)
控制变量法反证法
【解析】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反证法。
20.
(1)
必须;等于
??????(2)
丁
??????(3)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4)
错误
??????(5)
不一定
21.
(1)
正比
??????(2)
;迎风面积;行驶速度平方
第四部分
22.
第1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