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字(2分)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 ),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càn ( )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zhà( )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2、下列选项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
A、撺掇 弥散 归省 晦暗
B、羁伴 亢奋 蓦然 惬意
C、参差不齐 大彻大悟 变幻多恣
D、低回婉转 离合悲欢 浑身懈数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3分)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分)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社戏》——双喜
B、高尔基——《童年》——阿廖沙
C、冰心——《观舞记》——卡拉玛姐妹
D、法布尔——《昆虫记》——德国
6、综合性学习。(6分)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①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是( )(2分)
②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2分)
③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2分)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 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 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 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 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A.描写 点染 传达 模仿 B.描写 渲染 传递 模拟
C.描绘 渲染 传递 模仿 D.描绘 点染 传达 模拟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2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10、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二)(13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 。
12、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的特点。(2分)
13、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4分)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14、本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分)
(三)(15分)
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 不累吗 ”
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 跟谁聊啊 ”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 ”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
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 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5、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 A: B:
16、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4分)
(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17、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2分)
18、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3分)
19、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4分)
三、作文
20、请以“美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作。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50000
600
人教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pín cù 粲 咤 2、A(B应为“羁绊”C应为“变幻多姿”D应为“浑身解数”)3、D(A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与句子后面的意思重复了。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于对待别人。C慷慨解囊:意思是资助别人,不是自己花钱买东西。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它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4、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正是江南好风景(错字均不得分)5、D6、①B ②A项从端午节的起源、过节意义。C项从当代节日活动。D从历代节日美食等角度介绍端午节风俗。③要点:了解端午节,传成节日文化。示例:我国有许多诸如端午节那样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关注节日风俗,传承节日文化,愿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7、D
二、8、(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9、(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10、(3分)B
11、模糊不清 跳跃12、点、磕、退、上前、出 动作熟练、聪明能干13、视觉: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14、开船动作利索,行船速度快,从“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闻中体现
15、A.备受 B.惊喜 16、(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17、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18、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
19、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三、20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原课件中心网站) www.21cnjy.com 第 6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