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生物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生物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27 20: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生物学试题 2011.1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 )1. 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测定,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不含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则该物质是
A.蛋白质 B.葡萄糖 C .无机盐 D.尿素
( )2 . 正常情况下,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能够过滤到肾小囊中的物质是
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B.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
C.水、红细胞、葡萄糖、尿素 D.水、无机盐、蛋白质、尿素
( )3. 下列对一般生态厕所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残渣可做肥料 B.一般具有地下沼气池
C.可以产生沼气作燃料 D.沼气池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 )4.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 )5.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依次是
A.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C.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D.动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 )6.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 )7.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 )8.若手指划破后感染发炎,血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哪一种成分增多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
( )9. 下图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① ② 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 )10.毛细血管出血时的特点是
A.从伤口喷射而出 B.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C.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D.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 )11. 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 )12. 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C.通过汗液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 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 )13. 食用加碘食盐、提倡使用铁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分别预防
A.地方性甲状腺肿、贫血、坏血病 B.佝偻病、贫血、脚气病
C.侏儒症、贫血、夜盲症 D.甲亢、冠心病、艾滋病
( )14.小明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依次经过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 )15.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些水的一部分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 )16.在消化道某处抽取内容物进行检验,发现其内含有淀粉、麦芽糖、蛋白质及其初步消化产物、脂肪等,由此可判断送检物取自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 )17. 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
A.肺泡外毛细血管 B.肺动脉和肺静脉内
C.组织细胞间毛细血管 D.各种组织细胞内
( )18.平静呼吸时,气体自肺内排出体外,下列肌肉的状态是
A.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C.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D.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 )19. 甲、乙、丙三个同学身材相似,但胸围差却不相同。甲9厘米、乙7.5厘米、丙7厘米。他们三人中谁的呼吸能力最强?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 )20.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A. 2、1 B. 1、2 C. 1、1 D. 0、0
( )2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 )22. 下列蔬菜均为200克,其中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
A.菠菜 B.辣椒 C.番茄 D.胡萝卜
( )23.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 )24. 欲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要关注下列哪一个标志?
( )25.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其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在下列计划生育的措施中,属于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
A.晚婚 B.晚育 C. 少生 D.优生
( )26.广告中说“补钙关键在吸收”,为了促进钙的吸收,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 )27.为了使儿子健康成长,一位母亲对其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要求,其中不科学的是
A.少吃油炸的食物 B.多吃蔬菜和水果
C.每天早上喝一袋牛奶 D.多吃精制面粉、大米
( )28.下面各组食物中,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是
A.西瓜和马铃薯 B.蜂蜜和南瓜 C.豆芽和青菜 D.芋头和香蕉
( )29.四位同学参加运动会长跑项目,他们各自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糖,乙准备了牛肉干,丙准备了水果,丁准备了奶油蛋糕,请问哪位同学的食物最实用
A.甲 B.乙 C.丙 D.丁
( )30.将新鲜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只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31.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 )
①食盐 ②葡萄糖 ③麦芽糖 ④脂肪 ⑤维生素 ⑥淀粉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⑤⑥
( )32.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33.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试管A和试管B内,搅拌均匀,再将两只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 A不变蓝、B变蓝。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为其他物质
( )34.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金鱼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流方向,则甲、
乙、丙三条血管分别是
A. 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B.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C. 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 )35.右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
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体
循环的途径?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 )36. 右图为心脏结构模式图,医生给某人左手臂静脉
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则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二.理解与应用
1. 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主要在___________内进行,该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2)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中的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肾脏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___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2.人体血液流经不同的部位,会发生不同的生理活动和变化。如图为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模式图,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该模式图是体循环时,A处流 血,
C处流 血。
(2)该模式图显示肺循环途径时,
A处流 血,C处流 血。
(3)该模式图显示肾小球血液循环时,A处流 血,C处流 血。在B处进行 (生理活动)。
(4)该模式图显示肾小管处缠绕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途径时,在B处除进行气体交换外,还同时进行 (生理活动),使肾小管中所流的 变成 。
(5)模式图代表的是小肠绒毛下血液循环途径时,A处所流的血液是
血,C处所流的血液是 血。在B处消化吸收后,C处所流血液还含有大量 。
主要成分 A B C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3.请根据图甲和表乙回答问题:
图甲 表乙
(1)图甲中,血液从[ ] 过滤到[ ] ,可以用表乙中的
字母来表示。
(2)甲图中的[2] 和[4]分别是 和 。
(3)甲图中[6] 内液体成分和[4] 中的液体相比较,主要不含有 ;图中[7] 和[6]内液体相比较主要区别是 。
(4)在从[6] 到[7]的过程中, 浓度逐渐升高, 浓度逐渐降低。在此过程中吸收量最多的成分是 。
(5)若[3] 发生炎症,[6] 中成分增加了 。
4.下图中,甲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毛细血管流经人体内某处的结构示意图,丙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血流方向)。请同学们对照图完成下列内容:
(1)甲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则A是 。
(2)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 ] (血管)直接相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是 。
(3)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则N处的血液为 血。
(4)血液随甲图的③流经丙图的⑧时,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进入⑨的成分是

三.实验探究: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解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形成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有的同学提出“除以上三支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这样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5)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 。
(6)若“加入碘液”步骤放在“保温”前,实验结果可能是 ;
并简要说明理由 。
初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1.1
一.选择题:(1—29每个1分,30—36每个2分,共计4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D C D C B C C C B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C D A C D A A C B B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D D D C A D A B D A A D
二.理解与应用:(除注明的外,其余每个1分,共计39分)
1. (1)小肠 小肠长5~6米,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肠壁内有肠腺 (2)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左心房 尿素
2. (1)动脉 静脉 (2)静脉 动脉 (3)动脉 动脉 过滤
(4)重吸收 原尿 尿液 (5)动脉 静脉 营养物质
3. (1)[3]肾小球 [6] 肾小囊 B (2)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3)大分子蛋白质 7内不含有葡萄糖 (4)尿素 葡萄糖 水 (5)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4.(10分)(1)左心室 (2)[④]肺动脉 氧气 (3)静脉 (4)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三.实验探究:(18分)
(1)2mL蒸馏水 对照 (2)1和3 (3)1 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分解
(4)无 (5)酶的催化作用(或催化活性)发挥最好 (6)三支试管都不变蓝
碘遇热易挥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