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7 08: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鱼我所欲也
课文解读
孟子以说理见长,以善辩闻名,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本文是孟子的“一段独白”,逻辑严密、说理精当,他于本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这是在极端情境下的两难抉择,是孟子“义利之辨”的一个重要命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抓住文章主要论点,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主要论点,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却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人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性善论”,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二、课文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
(1)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正字
(1)读准字音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wù,动词,讨厌,憎恨)
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羹【ɡēnɡ,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⑤蹴(cù,踩踏)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2)归纳助读
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重点实词
二者不可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死亦我所恶:憎恨,讨厌。
故患有不辟也:祸患,灾难。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单,不仅;这。
贤者能勿丧尔:丧失,丢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里指高官厚禄。
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常用虚词
①之
助词:
行道之人弗受:的
代词:
呼尔而与之:他
人皆有之:指羞恶之心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指不辨礼义而受之这件事
②于
介词:
所恶有甚于死者:表示比较,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表示对象,对、对于
③为:
介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
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做,接受
故不为苟得也:做
④而:
连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转折,却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表示承接,就
乡为身死而不受:表示转折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示承接,就
3.正句
(1)读准节奏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是/亦不可以已乎
(2)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例:鱼,我所欲也。
“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②省略句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③倒装句
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是故所欲有于生甚者”。
译文:因此(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文中还有哪些特殊句式?请根据例句,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再找出一例。
(二)字词句解析
全文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有这种本性,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三、深入分析
质疑与交流:
1.《孟子》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整体感知”环节,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请同学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难理解的句子。
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末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本心”即羞恶之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3.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
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四、课后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论述风格,感受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论述风格,感受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二、课文讲授
(一)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探究第一段
课文第一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孟子用“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类比引出论点、比喻论证)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贤者”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
3.探究第二段
课文第二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举例论证:(1)为了尊严宁死不受施舍的例子。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的例子。
对比论证:(1)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2)“乡”和“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指出“今”的做法为“失其本心”。
4.结构梳理
(二)理解本文主旨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焉。”——《四书章句集注》
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三)鉴赏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修辞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深入分析
1.对比阅读以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材料五: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2.从现实或历史举出能论证“舍生取义”的事实论据(用一句话概括)。
“舍生取义”的事实论据:
①南宋末年文天祥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牺牲。
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③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
④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粮,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⑤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3.延伸思考
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思考,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四、课后练习
1.背诵全文;
2.课外阅读吴晗《谈骨气》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