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扩写
标题解读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平时的语文课堂着手。扩写训练,是在语文课堂中将读写结合起来的一种训练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写作中发散思维和运用词句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学会不同文体的扩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教学难点
学会不同文体的扩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比较下列两个文段你更喜欢哪一个?理由是?
A.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这种害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害怕了。
B.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我不敢捉小偷,所以冲进卧室里,锁起了房门,躲在被窝里,捂着头,哆哆嗦嗦的一直祈祷:爸、妈,赶快回来吧!
B语段有动作、心理描写,语言更生动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扩写,让文章亮起来。
二、写作指导
1.什么是扩写?
“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
2.扩写常见的形式:
①词语扩写式:
如:用“飞翔”“风筝”“长线”三个词扩写成一段话,表达感悟。
风筝渴望自由,是因为它希望自己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希望自己可以飞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或许这些种种的原由,使它开始憎恨那条牵着它的线。然而风筝永远不知道,如果没有那条牵着它的线,它怎能在天空中飞翔,遨游?
②语段扩写式:
将“枯藤老树昏鸦”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秋风起,草萧瑟,青石桥边,古槐一棵立斜阳,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缠绕其上的枯藤如死去的巨鳞,光秃秃的枝头上垂下了条条枯枝,一声声乌啼,穿过空旷的荒野,黄昏的郊外更添无限的悲凉。
③话题扩写式:
以“青春”为话题扩写一段文字。
时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青春却恰需要时间的磨炼,往事,我们那时的肩并肩,那时的心连心,都是我们在青涩的青春中走过的痕迹,是我们一起的见证,记忆就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现在脑海,一幕幕,一幅幅,都是我们青春的见证。
④主干扩写式:
请以“她走在街上”为主题,要求围绕中心,揭示人物心情。恰当运用修辞。
黄昏,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伤心流泪的她满腹惆怅,拖着无力的双脚,像在迷雾中航行的一叶扁舟,孤独的走在冰冷的街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3.扩写的技巧:
①要忠于原文。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的着重点不同。
记叙性文章: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
说明性文章: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议论性文章:忠于原文的观点。进一步补充论据,阐释观点。
②抓住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合适的点进行扩充。
③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a.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
b.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排进要合乎逻辑。
c.要有必要的过渡。
d.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④展开想象,大胆扩写。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思维、情感与语言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想象。
三、结合例文,技法指导
材料原文: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子打那个人。孤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例文赏析:
为了心中的“土地”
夕阳的余晖越发暗淡,幕色快要降临了,鸟儿成群结队地归巢了。这时,城外的荒野上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就是被迫逃亡的晋国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他们到达卫国之时,已经是山穷水尽,重耳希望能够得到卫文公的帮助,但是,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没有让重耳等人入城。
重耳一行无法,只好绕城而走。经过一个叫五鹿的城镇的时候,与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已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望着田野搜索着,田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远处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重耳和狐偃走下车子来,向农民求着:“求你给我们弄些吃的东西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衣不蔽体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他们面前,压着悲愤说:“这个给你们吧!”重耳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农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农民。孤偃急忙拦住说:“想要讨到一碗饭很容易,而想要得到土地却非常难,土地是立国的基础:现在上天借这个农人的手,把土地赐给了您,这正是您回国继位的征兆啊!”
重耳顿悟,于是赶忙向农夫磕头致谢,然后郑重地接过土块,放到车上。重耳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写作点评:
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文章找准故事的扩写点,重点叙述了重耳与农民交谈的经过,略写了重耳到卫国被拒的事情,这样扩写作到了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描写细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在描写人物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
四、写作
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写作提示:
1.阅读所给的材料,思考语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的?扩写时,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要点是什么?
2.议论性文章扩写的要点在于补充论据。平时积累的材料中,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为论据?
3.注意根据所论述的要点,简单分析论据,以揭示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学生习作,评一评
请学会持之以恒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朱熹说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告诫我们凡事都需艰苦锻炼,不断磨砺,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②生活中,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许有人会消极面对,又或者会放弃。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懂得“水滴石穿”的道理,持之以恒最终成功。“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做事贵在持之以恒。
③玄武大帝在武当山上修行时,曾因为一次没有把握好自己,心生邪念,一气之下决定不再修行,下山。当下到山脚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拿着一个铁棒在石板上磨,玄武觉得很奇怪,便上前问道:“您这是在干什么啊?”老妇回答道:“我在磨针啊。”玄武又问:“这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呀?”“日子久了自然能成针。”老妇说。玄武恍然大悟,马上返回,潜心修炼,最终成为一代大帝。
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
⑤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上万种东西,这些发明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当年,他发明电灯时,试用了上千种的材料,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材料——钨,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⑥玄武大帝和爱迪生正是因为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道理,从而潜心修炼、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就,名垂青史。
⑦这些伟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他们成名以前和我们一样,也都是普通人而已。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千倍万倍的努力,并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
⑧多少次的失败是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多少个遗憾是因为中途放弃。的确,坚持比放弃更难!正因为这样,持之以恒才变得如此珍贵。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急功近利,一曝十寒,这样事与愿违,最后一事无成。
⑨“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就获得成功,我们应该用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去学习,像老妇人和爱迪生那样坚持不懈,不怕失败,持之以恒,奋力拼搏。
⑩所以,请学会持之以恒吧!
点评:文章有理有据,围绕持之以恒论述,思路清晰。结尾发出号召,能引起读者思考。注意:1.扩写中,材料中两个分论点没有明晰地呈现出来,没有准确抓住扩写点。2.事例有些陈旧,不够新颖。第一个事实论据概述不够简洁,最好不用传说或小说中的事例。
二、佳作展示
成功贵在坚持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在给我们讲坚持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战国时代荀子在说“坚持”。“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在说“坚持”。“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因为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这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在说“坚持”。“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这是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说坚持。
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他靠的是什么?是坚持。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一蹶不振,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就这样他注重平日积累,最终成为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不懈的点滴积累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
同学们,当困难阻挠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点评:本文由古今中外成功人士讲坚持的名言谈起,引出本文的论点——成功贵在坚持。然后列举了司马迁和杰克?伦敦的事例作为论据,引述荀子的话作为对比论证,充分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语言简洁有力,论据充分多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课后反思
1.这节作文课我学会了:
2.存在的疑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