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Word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Word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8 09:0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题
一、单选题
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位于()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贵州是中国生态脆弱区之一,表现为(  )
A.
高寒
B.
沙漠化
C.
石漠化
D.
盐碱化
“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
)
A.
甘肃省,陕西省
B.
福建省,浙江省
C.
四川省,贵州省
D.
广东省,云南省
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
B.
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
C.
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
D.
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
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
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
过度放牧和樵采
C.
陡坡开垦
D.
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
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
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
B.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C.
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
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齐全,煤炭优良,素有(  )
A.
“江南铁海”之称
B.
“江南煤海”之称
C.
“乌金之乡”之称
D.
“江南林海”之称
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泥石流、滑坡
B.
洪涝灾害
C.
冰冻、冰雹
D.
地震、火山
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
长江
B.
嘉陵江
C.
岷江
D.
乌江
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丘陵
B.
盆地,丘陵
C.
山地,盆地
D.
高原,山地
近年来,贵州时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关于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贵州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
B.
贵州石漠化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
C.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
D.
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黄果树瀑布位于下列哪一个省区(  )
A.
云南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福建省
D.
贵州省
贵州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下列不属于产生石漠化自然原因的是(  )
A.
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
B.
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C.
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
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  )
A.
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
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
“黔无驴,有好事者买之入黔。至却无可用,放之山下。”请你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驴至黔却无用”的原因可能是
A.
贵州人口稀少,资源缺乏,无产品可运
B.
贵州有老虎,驴经常被吃掉
C.
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
D.
贵州人不喜欢驴
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  )
A.
九寨沟
B.
武夷山
C.
张家界
D.
黄果树瀑布
下列说法属于贵州省气候特点的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D.
终年炎热少雨
建设大数据中心对电力持续不间断的供应和温度及散热能力的要求很高,高能耗、高致热是数据中心面临的两大难题。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据此完成22-24题。
与贵州相比,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  )
A.
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
B.
接近数据消费市场
C.
气候寒冷,湿度适宜
D.
建设成本较低廉
二、综合题
阅读贵州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贵州省境内广泛发育了______地貌;
(2)特定的地貌、地形条件,使贵州省许多地区土层薄;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植被,造成______,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还会引发滑坡、______等地质灾害;
(3)贵州省降水量并不小,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所以许多地方______严重缺乏;
(4)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贵州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请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指出贵州省的优势自然资源类型:______资源,______资源.
读云贵高原局部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的分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从图中信息分析,列举云贵高原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至少一类:___________
(2)我国民族分布不均匀,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三大区域。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属于______地区;图示地区往南,就是我国四大临海中的___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云贵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可以开展以下哪些产业的开发(???

?????????
①、采矿业????????
②、林业???????
③、水电开发?????
④、旅游业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面积广布。上世纪后半段至本世纪初植被覆盖率下降明显,石漠化严重。经济发展程度低,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实施大扶贫是贵州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
材料二:贵州略图(图1)
材料三:贵州某山区农民耕种情况(图2)
材料四:贵州三城市气温表
城市
1月均温(℃)
7月均温(℃)
>35℃平均日数
贵阳
5.8
24.6
0.3
安顺
5
22.5
0
都匀
5.6
24.8
0
(1)贵州省简称______或黔,行政中心是______市,属______(内陆或沿海)省级行政区。
(2)从材料二中读出,贵州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
(3)贵州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列举两个方面)______、______。
(4)近年来,周边地区夏季到贵州避暑的人数逐年增加。结合材料,分析贵州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
(5)针对贵州大扶贫工作,请你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两条)______、______。
读“贵州地形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写邻省:①______,②______.
(2)填写城市: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填写河流、山脉:⑥______江,⑦______山,⑧______山.
(4)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因此,______地貌广泛发育,在织金县内形成了著名的溶洞______.
(5)贵州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因此,贵州省实施了哪些措施来恢复环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石漠化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各地的生态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这里不少地方山高坡陡,石灰岩广布,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贵州在云贵高原上,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着诸多荒漠化问题,主要表现为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故选:C。
石漠化是指石灰岩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喀斯特地形广布,山高坡陡,雨水集中,冲刷力强,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土层瘠薄不易留存,是石漠化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乱伐森林、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加剧我们家园石漠化。
该题考查贵州的生态问题。
3.【答案】C
【解析】我国各的简称有许多包含一些典故,如“蜀犬吠日”中的“蜀”是四川省的简称,“黔驴技穷”中的“黔”是贵州省的简称,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各省的简称。
4.【答案】C
【解析】解:A、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故A不符合题意;
B、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地质灾害频繁.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故C符合题意;
D、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大多集中于山间平原、盆地.半个世纪以来,该省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考查贵州省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5.【答案】A
【解析】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根据题意.
故选:A.
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贵州省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贵州的远古文明.
6.【答案】D
【解析】解: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所以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题意。
故选:D。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的特点.
该题考查贵州省利用资源的经验,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
故选:B.
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位于云贵高原上,云贵高原的特点是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环境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贵州境内煤炭资源储量超过500亿吨,居中国第5位;其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的煤炭资源,属于基础题.
9.【答案】A
【解析】解: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本题考查的是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记忆回答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乌江,该河流是长江的支流.
故选:D.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乌江流经贵州省.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的分布,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11.【答案】D
【解析】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依据题意。
故选:D。
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大多集中于山间平原、盆地。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贵州的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其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环境保护中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依据题意。
故选:B。
贵州省为中国的一个省,简称黔、贵。位于中国西南部,北邻四川、重庆,南接广西,东界湖南,西连云南。
本题考查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黄果树大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它是贵州最著名的景点。
故选:D。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瀑布,牢记即可。
14.【答案】D
【解析】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产生石漠化的自然原因在于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人为原因在于陡坡开荒、过度樵采,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依据题意.
故选:D.
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本题主要考查贵州省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人为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A
【解析】读题干可知,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C
【解析】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
故选:C.
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该题主要考查贵州省的地形特点,应牢记.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贵州省地形崎岖,不适合驴拉车行驶是解题关键。
【解答】
贵州省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合驴拉车行驶。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解: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武夷山市;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根据题意.
故选:D.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简称黔、贵.辖6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省会贵阳市.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本题考查了贵州省的主要旅游景点,属基础题.
19.【答案】C
【解析】解: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的特点。根据题意。
故选:C。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该题主要考查贵州省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C
【解析】解:巴朗恩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湿度适宜,即使夏季,气温也只有15°C左右,不用人工降温就能维持设备正常运行,而贵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贵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有热带季风气候;巴朗恩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
本题考查了贵州和巴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喀斯特
?
水土流失
?
泥石流
?
地表水
?
矿产
?
旅游
【解析】解:(1)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大多集中于山间平原、盆地.
(2)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但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暗河众多,地表水不足,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4)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改进,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故答案为:(1)喀斯特;(2)水土流失;泥石流;(3)地表水;(4)矿产;旅游.
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考查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22.【答案】(1)矿产资源/
水资源/水能资源
(2)西南
?
?南海
(3)二????
位于雪峰山脉以西
(4)水稻
?
?一年两熟
(5)A
【解析】本题以云贵高原为区域,考查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民族、领海、地势、作物、区域的开发等知识,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从图中课看出,图中有丰富的煤炭,属于矿产资源;图中有山脉与河流,河流发源于山脉,故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2)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云贵高原属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该地往南,就是我国四大临海中的南海。
(3)根据我国地势阶梯的分布,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云贵高原位于雪峰山以西,故位于第二阶梯。
(4)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多种植水稻,水稻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5)根据本区的自然资源,煤炭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山地较多可以发展林业;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力发电;由于贵州地貌多喀斯特地貌,且位于高原,夏季凉爽,自然景观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3.【答案】贵
?
贵阳
?
内陆
?
水能
?
煤炭
?
栽树种草
?
封山育林
?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
?
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
?
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
【解析】解:阅读材料可知:
(1)贵州省简称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市,属内陆省级行政区。
(2)从材料二中读出,贵州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
(3)治理石漠化的关键是恢复植物生长必须的土壤;具体措施为: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4)结合材料四可知,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成为夏季避暑胜地。
(5)贵州大扶贫工作需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居民素质;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1)贵;贵阳;内陆;
(2)水能;煤炭;
(3)栽树种草;封山育林;
(4)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
(5)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地理概况,难度较大,理解记忆即可。
24.【答案】湖南省
?
云南省
?
贵阳
?
遵义
?
六盘水
?

?
乌蒙
?
大娄
?
喀斯特
?
织金洞
【解析】解:读图可知,(1)①是湖南省,②是云南省.(2)③是贵阳,④是遵义,⑤是六盘水.(3)⑥是乌江,⑦是乌蒙山,⑧是大娄山.(4)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在织金县内形成了著名的溶洞----织金洞.(5)贵州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贵州省实施了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措施来进行恢复.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湖南省;云南省;(2)贵阳;遵义;六盘水;(3)乌;乌蒙;大娄;(4)喀斯特;织金洞;(5)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该题主要考查贵州省的位置、城市、地形等,理解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