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设计
课题
5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重点
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难点
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介绍一下唐朝时期谴唐使的情况。
请描述玄奘的事迹及贡献。
导入新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写于什么时代?时逢怎样的战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思考:(1)唐玄宗前期作为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而后期的作为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那么,同一皇帝经历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和“危机”两种局面,那么这个“危机”是什么呢?
安史之乱的背景?
教师提示:从内忧外患,外重内轻,重兵在握等方面来回答。
出示安史之乱的经过图,如下:
讨论:(1)安史之乱的平叛将领是谁?
(2)平定安史之乱的时间?
教师总结:从755年-763年,唐政府历时八年才平定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有何影响?
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材料分析: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思考:(1)诗中抒发了黄巢什么样的愿望?
黄巢起义的历史背景如何?
教师提示: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中央已无力控制范镇……
出示产藩镇割据形势图
讨论:(1)请概述黄巢起义的经过。
(2)黄巢起义的结果如何?
教师总结: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读史料: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分析:(1)根据课本知识,回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2)请描述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材料分析: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讨论:(1)五代十国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2)请简述周世宗改革事迹——
教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分析,如安史之乱。
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学生观看图示,借助教材回答,如: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学生列举如: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学生朗读诗歌,分析并回答,如: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学生观看并回答,如: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唐朝藩镇割据……
学生分析并回答,如: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通过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鲜明的反衬出了安史之乱的背景,形象深刻。
安史之乱经过图,使学生更详尽的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和经历,对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起到由现象到本质的作用。
诗歌引用,渲染了气氛,自然而然的引出黄巢起义的背景及经过。
藩镇割据形势图,使同学们真切的认识到当时藩镇割据的情形,为唐朝灭亡奠定了基础。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明朗的概括出五代十国的更迭,线索清晰明了。
通过展示当时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对五代十国的影响加深了理解。
复习巩固
1.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2.唐宪宗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唐室中兴”的盛况。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是( )
A.
镇压农民起义
B.
中央放权
C.
镇压安史之乱
D.
分封制的实行
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了解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由此我们认识了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