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课件(共40张PPT)+作文评讲赏析 家乡的风俗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课件(共40张PPT)+作文评讲赏析 家乡的风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6 19:40: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评讲赏析
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
习作内容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明要求
本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风俗,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第一步:审题
抓住两个关键词:“家乡”“风俗”。家乡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和地域。言外之意是写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
第二步:选材
“风俗”告诉了我们写什么,比如,可以写家乡的人怎样过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可以写家乡有哪些礼仪(婚嫁、迁居、拜年等),家乡有哪些特色饮食文化(特色小吃、饮食习惯等),还可以写村落民居、特色服饰、民间工艺等。
第三步:构思
A.如果介绍一种风俗,在写作时要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明确重点介绍什么,还要适当写一写自己的体验。
介绍一种风俗
开头:介绍这种风俗以及你对它的印象。(略)
中间:
详细介绍这一风俗的由来、特点、相关活动等。(详)
结尾:写出这种风俗的含义和对你的影响。(略)
B.构思: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要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写具体,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介绍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开头:介绍参加这一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略)
中间:
详细描写自己参加这一风俗活动的过程。(详)
结尾:写出参加这次风俗活动的收获。(略)
习作方法:
1.确定描写对象,确定主要内容。如果写家乡特别的风俗习惯,可以先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介绍,应该重点介绍什么。介绍的时候也可以写写自己参加这种风俗活动的感受。
2.围绕主要内容选择和丰富习作材料。写作前可以先查找资料、问长辈,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参加过的风俗活动,围绕主要内容选择和丰富写作材料。
3.抓住重点详写,写出特点。已经确定最能突出特点的部分要详写,写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
活动场景,或者穿插传说、引用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将主要内容写清楚。
范文欣赏
家乡的春节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己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
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有趣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明清的时候就开始盛行了,又称那雅尔。“慕”的意思为娱乐、游戏,以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一般都在七八月份牛肥马壮的时候举行“那达慕大会”。
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会……
人们还会准备各种丰盛的食物:喷香酥嫩的烤全羊、酥软香甜的奶酪、可口怡人的酸奶、奶疙瘩……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他们搭起白色的蒙古包,远看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广阔的大草原上。
我有幸参观过一次那达慕大会。我们开着车到达时,正好赶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赛马。比赛场地上各种肥硕健壮的马匹在选手的带领下做着一些热身运动。这些马都是草原上跳跃的精灵,颜色各异,白如雪,黑似墨,红胜枣……
赛马开始了,我跑到外围,寻找了一个最佳的观察地点。赛道两旁都竖着迎风飘扬的彩旗,终点处还挂着一条红线。选手们都跨上了马背,勒紧了缰绳。一声令下,选手们夹紧了马肚,一抖缰绳,大声喝道“驾”,十多匹马儿似离弦的弓箭朝着终点飞奔而去,迈开的四肢践踏起点点泥土,草原上的天风轻吻着马儿的尾巴。选手们在马背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做着各种精彩的动作,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两旁的彩旗被风带着飞舞得更加欢快。看着这么激烈精彩的比赛,我也按耐不住地助威呐喊起来。渐渐地,马儿拉开了距离,领先的那匹马越来越接近终点,后面的马匹在拼命追赶,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吼”一声呼啸,红绳被马儿带过,飘在空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获胜的选手翻身下马,是一位中年大叔,眼中含着喜悦的光芒,抚摸着马儿,低头轻吻着它。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被邀请进了一顶硕大的蒙古包里,当地的一位老者接待了我,并告诉我很多关于草原上的故事。这些蒙古包就是他们移动的家,他们的凳子就是一个圆形的毯,坐在上面十分柔软舒适。谈话间,热情的蒙古族姑娘撩起了门帘,送来了丰富的饭菜。我看着眼前的奶干,一股浓浓的奶香扑鼻而来,我不禁口水直流。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哇!这味道绝了,嘴里瞬间弥漫一股奶香味,萦绕唇齿间。我置身于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享受着美食,看着成群的牛羊,听着豪迈的歌声,感受着草原上的劲风,内心感到无比自由。
下午举行的是摔跤比赛,上场的是两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他们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都想把对方摔在地上,让对方摔个狗啃泥,但是一开始他们不分上下。周围的人们时而担心受怕,时而高声呐喊助威,我也
跟着忐忑不安起来。他们整整对战了五个回合,终于在一方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出现了转机,分出了胜负。在结束的一刹那,我原本悬着的心也跟着一起落回到肚子里,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场比赛啊!
神圣热闹的那达慕大会在晚霞中落幕,但是它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却永不落幕。
点评:文章写的是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作者牢牢抓住了当时的场面和现场活动,详写了赛马,略写了摔跤比赛,同时简单介绍了这一节日的来历、意义,穿插自然,详略得当,同时融入了自己当时的感受,使读者也仿佛来到了热闹的那达慕大会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家乡的风俗
统编版
六下语文
第一单元习作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习作内容
明要求
本次习作要求写家乡的风俗,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第一步:审题
习作指导
抓住两个关键词:“家乡”“风俗”。家乡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和地域。言外之意是写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
第二步:选材
习作指导
“风俗”告诉了我们写什么,比如,可以写家乡的人怎样过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可以写家乡有哪些礼仪(婚嫁、迁居、拜年等),家乡有哪些特色饮食文化(特色小吃、饮食习惯等),还可以写村落民居、特色服饰、民间工艺等。

春节:吃饺子、贴春联、守岁……
习作指导

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构思:如果介绍一种风俗,在写作时要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明确重点介绍什么,还要适当写一写自己的体验。
习作指导
介绍一种风俗
开头:介绍这种风俗以及你对它的印象。(略)
中间:
详细介绍这一风俗的由来、特点、相关活动等。(详)
结尾:写出这种风俗的含义和对你的影响。(略)
构思: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要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写具体,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习作指导
介绍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开头:介绍参加这一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略)
中间:
详细描写自己参加这一风俗活动的过程。(详)
结尾:写出参加这次风俗活动的收获。(略)
1.确定描写对象,确定主要内容。如果写家乡特别的风俗习惯,可以先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介绍,应该重点介绍什么。介绍的时候也可以写写自己参加这种风俗活动的感受。
习作方法
2.围绕主要内容选择和丰富习作材料。写作前可以先查找资料、问长辈,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参加过的风俗活动,围绕主要内容选择和丰富写作材料。
3.抓住重点详写,写出特点。已经确定最能突出特点的部分要详写,写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
活动场景,或者穿插传说、引用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将主要内容写清楚。
我的家乡西面就是美丽宽阔的武山湖,住在水乡的人们每年端午节少不了要举行龙舟比赛。这个节日传统习俗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好开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下面我就说说我的家乡十堰是怎么过春节的吧。
好开头
神圣热闹的那达慕大会在晚霞中落幕,但是它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却永不落幕。
好结尾
龙舟比赛结束了,湖坝上的人们陆续离开,参赛的龙舟也回到了各自的港湾,湖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也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好结尾
家乡的春节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己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
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
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
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有趣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明清的时候就开始盛行了,又称那雅尔。“慕”的意思为娱乐、游戏,以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一般都在七八月份牛肥马壮的时候举行“那达慕大会”。
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会……
文章开篇简单介绍了时间、地点和“那达慕”的由来以及意义,也说明了蒙古族人民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准备各种丰盛的食物:喷香酥嫩的烤全羊、酥软香甜的奶酪、可口怡人的酸奶、奶疙瘩……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他们搭起白色的蒙古包,远看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广阔的大草原上。
这段话里用一个排比句写出了那达慕大会上节目的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比喻句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参加那达慕大会的人数之多,也说明了蒙古族人民对这一节日由衷的喜爱。
我有幸参观过一次那达慕大会。我们开着车到达时,正好赶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赛马。比赛场地上各种肥硕健壮的马匹在选手的带领下做着一些热身运动。这些马都是草原上跳跃的精灵,颜色各异,白如雪,黑似墨,红胜枣……
赛马开始了,我跑到外围,寻找了一个最佳的观察地点。赛道两旁都竖着
迎风飘扬的彩旗,终点处还挂着一条红线。选手们都跨上了马背,勒紧了缰绳。一声令下,选手们夹紧了马肚,一抖缰绳,大声喝道“驾”,十多匹马儿似离弦的弓箭朝着终点飞奔而去,迈开的四肢践踏起点点泥土,草原上的天风轻吻着马儿的尾巴。选手们在马背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做着各种精彩的动作,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两旁的彩旗被风带着
画线句子细致地描写了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热闹、激烈场面。把马儿比作“离弦的箭”生动贴切,而且做到了点面结合,抓住了获胜选手的神态和动作,写出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
飞舞得更加欢快。看着这么激烈精彩的比赛,我也按耐不住地助威呐喊起来。渐渐地,马儿拉开了距离,领先的那匹马越来越接近终点,后面的马匹在拼命追赶,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吼”一声呼啸,红绳被马儿带过,飘在空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获胜的选手翻身下马,是一位中年大叔,眼中含着喜悦的光芒,抚摸着马儿,低头轻吻着它。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被邀请进了一顶硕大的蒙古包里,当地的一位老者接待了我,并告诉我很多关于草原上的故事。这些蒙古包就是他们移动的家,他们的凳子就是一个圆形的毯,坐在上面十分柔软舒适。谈话间,热情的蒙古族姑娘撩起了门帘,送来了丰富的饭菜。我看着眼前的奶干,一股浓浓的奶香扑鼻而来,我不禁口水直流。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哇!这味道绝了,嘴里瞬间弥漫
一股奶香味,萦绕唇齿间。我置身于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享受着美食,看着成群的牛羊,听着豪迈的歌声,感受着草原上的劲风,内心感到无比自由。
下午举行的是摔跤比赛,上场的是两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他们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都想把对方摔在地上,让对方摔个狗啃泥,但是一开始他们不分上下。周围的人们时而担心受怕,时而高声呐喊助威,我也
跟着忐忑不安起来。他们整整对战了五个回合,终于在一方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出现了转机,分出了胜负。在结束的一刹那,我原本悬着的心也跟着一起落回到肚子里,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场比赛啊!
神圣热闹的那达慕大会在晚霞中落幕,但是它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却永不落幕。
结尾和开头互相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深化了中心。
点评:文章写的是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作者牢牢抓住了当时的场面和现场活动,详写了赛马,略写了摔跤比赛,同时简单介绍了这一节日的来历、意义,穿插自然,详略得当,同时融入了自己当时的感受,使读者也仿佛来到了热闹的那达慕大会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