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我们读文章,常常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
如,《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交流平台
为什么这样写呢?仔细阅读就会明白,《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这几天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北京的春节》详细描述了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摆摊儿,
孩子们逛庙会;
正月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因为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就是这几天,所以要详写。其他日子,特点不突出就略写。
交流平台
《腊八粥》一课也是,对八儿等粥的过程进行了详写,而全家人吃粥的部分则略写,突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之情。
交流平台
有详有略是作家惯用的写作手法。在阅读时,分清文章的详略主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在习作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安排内容的详略。主要内容写得具体一点儿,次要内容则可以写得简略点。详略安排得当,可以让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
··
词句段运用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
····
····
····
点拨: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近义词。“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是近义词。这样写的好处是用语不重复,语句有文采。
父亲去世后,他无法排遭内心的哀痛。家人带他到野外散心,他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儿在痛苦地鸣叫,不禁走过去,双手捧起它。他想起父亲温暖的大手曾慈爱地抚摸过自己,悲伤地哭了。这样忧伤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例子: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寓意福从天降,洪福齐天
过年时吃年糕的习俗
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
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吃鱼的习俗
点拨:做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翻阅相关资料或者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积累,也可以向家里的民俗专家--爷爷奶奶请教哦!
演练台:
我还知道下面这些寓意吉祥的传统习俗:
1.重阳节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吃月饼:___________________
3.正月十五挂灯笼:_________________
寓意步步高升
寓意幸福团圆
寓意喜庆光明
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书写提示
点拨:这种字体叫作“行楷”,是一种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速度的字体。行楷字体有笔画变形、笔画与笔画自然相连、书写速度快的书写特点。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读帖是基础,要仔细观察字在方格中的高低位置、笔画的连贯映带、疏密和长短等,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对字形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大致相同的字合成一类,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
长歌行①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称。
xī
kūn
日积月累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布:布施,给予。
⑥德泽:恩惠。
⑦秋节:秋季。
⑧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⑨华(huā):同“花”
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译文】园中的葵菜枝叶苍翠,附着于葵叶之上的朝露显得格外晶莹透亮。然而,好景不长,待到朝阳冉冉升起之后,朝露很快就要被晒干了。和煦的春天处处洒满阳光雨露,蓬勃万物无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常常担心秋季很快来临,红花绿叶纷纷枯黄凋零。江河滔滔不绝地流向东海,何时才能掉头流回西边?年轻时不抓紧时机奋发努力,等到年老时一事无成,必然会后悔,徒生伤悲。
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诗歌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诗歌赏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