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的上海市(如图阴影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2.当上海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A.7月22日22时 B.7月21日14时
C.7月22日20时 D.7月21日20时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下图中弧线BAD为晨昏线。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地中海沿岸气候为温和湿润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
D.鄱阳湖“秋高气爽”
4.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大到25°,白夜线最低纬度将:
A.南移 B.北移
C.不变 D.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锋面气旋为北半球低纬度的情况
B.MD锋面为暖锋,ND锋面为冷锋
C.图中冷区风来源于陆地,暖区风来源于海洋
D.MD锋面锋后多雨,ND锋面锋前多雨
6.关于图中MD、ND两个锋面系统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 B.锋面倾角、移动速度都是ND>MD
C.都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D.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7.对甲、乙两支洋流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 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 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 ④难以判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8.由甲、乙两支洋流交汇而成的渔场可能为:
①秘鲁渔场 ②北海渔场 ③纽芬兰渔场 ④北海道渔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若图为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则
①甲处的气压比两侧高 ②甲处的气压比两侧低
③乙处的气温比两侧高 ④乙处的气温比两侧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是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11.有关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2010年2月13日报道,湖南、湖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相继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破坏严重。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13题。
12.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13.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14.有关各水循环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节①是降水 B.环节②为蒸发
C.环节③是地表径流 D.环节④是地下径流
15.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回答16~17题。
16.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B.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C.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D.D→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17.下列地区中,有D自然带(温带森林)分布的是:
A.中南半岛 B.东南丘陵
C.山东半岛 D.西伯利亚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外圆是赤道,内圆是极圈)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20~21题。
20.此河流最可能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南回归线上
21.若此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2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气温无变化 D.气温忽高忽低
23.下列现象是由磁暴产生的是:
A.短波通信出现短暂的中断 B.极光 C.气候异常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4.大理石是:
A.由变质作用而形成 B.属于岩浆岩C.因外力作用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25.该建筑位于图2中的:
A. ① B.② C.③ D.④
26.图2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降水量小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7~28题。
27.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8.在平原地区,修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右图是某地某段时间内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回答29~30题。
29.该地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
A.快行冷锋 B.慢行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30.当该锋面位于华北地区(按正常雨带推移规律),
则此时最可能是:
A.5月 B.6月 C.7月 D.10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 E、D两处温度较高的是 处,盐度较高的是 处。A处有淡水河注入,所以A处的盐度较B处 _________ 。(高或低)
(2)E处流经的洋流对附近的岛屿东部气候有什么影响?
(3)F为直布罗陀海峡,此处有 流,表层海水由 流入_____________ 。
(4)图示区域有南半球著名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___,此渔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2.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左图)与“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读左图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向______移(北或南),北半球为______季节,开普敦的气候特征是 ;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和
(选择填空)。
A.a→b B.b→c C.e→f D.f→e
(2)b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它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 (高空、近地面)凸,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
(南,北)凸。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之。
33.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表示相同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和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 和
______,它们都是由于 形成的。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什么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什么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在什么地区表现较明显?
(5)在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_______和______,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巴彦淖尔市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年级 地理试题答案
32.(12分)
(1)北 夏 温和多雨 B D (5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空 高纬或北 (3分)
裸地
200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