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满鲜花的小路》重难点突破
统编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文内容解说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
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体裁各异的
课文。本课为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讲的
是鼹鼠先生本想向松鼠太太请教长颈鹿大叔寄
来的颗粒是什么,却不小心将它们漏在了路上。
课文内容解说
春天,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
的小路,原来,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小颗粒是花
籽。花籽,这是一份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它给
大家带来了快乐与美好。
课文内容解说
本课共有12个自然段,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
先生寄来的包裹是什么这一悬念开头,直到
故事的结尾才为我们揭晓答案。第一至五自
然段讲述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
裹,因为不认识包裹里的小颗粒,于是向松
鼠太太请教。在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小颗
粒从包裹里漏掉了,鼹鼠很懊丧。
课文内容解说
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发生了转折,第六至十二
自然段讲述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
太家做客,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
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条小路给刺猬太太和狐
狸太太带来了惊喜,也让她们疑惑,这么美
丽的花是谁种的?松鼠太太恍然大悟,原来
长颈鹿大叔寄来的是花籽,这些花籽变成了
五颜六色的鲜花。
课文内容解说
故事角色众多,每个角色说话时语气不同,
特别适合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引
导学生注意语气和重音,体会不同角色的心
情,理解文章内容。
课文内容解说
本课插图色彩鲜艳,小动物们的形象活泼可
爱,拉近了学生与故事的距离,既可以帮助
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角色,理清故事的发展
脉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把握故事
内容的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想象一路花开
的绚丽景色,理解、积累词语,从而感受
“礼物”的神奇与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邮、递”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啊”,会写“鲜、邮”9个字,会写“鲜花、
邮递员”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3.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
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2.借助插图讲故事。
教学内容安排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课文1-5自然段;借助板
书讲1-5自然段的内容;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第2课时:复习巩固;学习课文6-12自然段;借助
插图讲故事;“美好的礼物”理解与拓展;书写左
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1—5自然段,练习读好角色的语气。
理解“懊丧”,感受鼹鼠懊丧的原因。借助板
书说说1—5自然段的内容。
指导写字,学习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简述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回顾导入。
学习6—12自然段,读好角色的语气。
积累描写鲜花的语句,仿照例句说一说。
总结课文,表演朗读,借助插图讲故事。
知道文中“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
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指导写字,学习书写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的字。
重难点的突破
1.识字教学
识字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遵循
“多次见面、反复识记、整体识记”的原则。
认读字音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
性,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在自己认读、同桌互
读或小组合作认读中读准字音,再通过小老师
教读、开火车读、去拼音齐读等教学活动及时
巩固字音。
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字音认读强调“漏、礼”是边音,“丧、
籽”是平舌音,“堆”的韵母是“ui”而不是
“ei”。读词时,强调“刺猬”的“猬”连读时
读轻声。
重难点的突破
识记字形、了解字义时,字理识字“鲜”,借
助图片识记“邮、递、局、籽、鲜、绚”,联
系生活识记“寄、懊、丧”,结合语境识字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
(1)字理识字
“鲜”是由鱼和羊组成的会意字,学生
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老师通过
演示 “鲜”字的演变(金文——金文大篆——
小篆)、介绍有关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
记生字。
重难点的突破
(2)借助图片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形象的图画有助于
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识记“邮、递、局”
时,可以组成课文中的词语“邮递员、邮局”
帮助记忆。出示“邮局”和“邮递员”图片,
让学生初步了解邮局的作用、邮递员的职责。
“鲜、籽、绚”可以组成课文中的词语“鲜花、
花籽、绚丽多彩”,借助相关图片和3个词语之
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识记。
重难点的突破
(3)联系生活识字
识记“寄、裹”时,联系生活实际:人们
可以到邮局寄包裹,领取包裹。领取包裹时,
得出示“包裹单”。从而积累“寄包裹”“领
包裹”“包裹单”,在词语环境中将识字和理
解字义有效结合。在读准生词、理解词义的基
础上,再积累“一个包裹”“一堆小颗粒”
“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一大片绚丽多彩的
鲜花”,强调数量词的使用要准确。
重难点的突破
(4)结合语境识字
读准多音字“啊”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得以落实。不同的句子,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语气,决定了“啊”的不
同读音。指导学生读准,教师可以分成两步走。
重难点的突破
第一步,集中出示带“啊”的五个句子:第一
句“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
鲜花的小路”,“啊”在句首,只强调在这句
话里读四声;出示“多美啊!真美啊!小松鼠、小
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这是多
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四句话,强调“啊”在句
末词尾,这时的“啊”读轻声。通过指名读句
子,齐读句子的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重难点的突破
第二步,在学习第六自然段时,将有“啊”的
句子与没有“啊”的句子进行对比,通过指名
读句子,找两句话的不同,体会“啊”表示惊
奇、兴奋、开心、赞叹的情感,再读有“啊”
的句子,学生就能认识到:“啊”在句首,表
示赞叹、惊奇等情感时,读四声,从而习得
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
2.写字教学
这一课要求会写9个字。教师可教给学生写
字前要先观察: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
键笔画。
重难点的突破
看结构
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
字的结构。其中有5个字是左右结构,3个字是
半包围结构, 1个字是上下结构。
重难点的突破
看比例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可用“比宽窄、比
高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高低
宽窄的变化。从“宽窄”角度来说,“鲜、
礼”两个字左右均等,“邮、叔”左宽右窄,
“堆”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高低错落的细微
区别也需注意。
重难点的突破
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注意包围部分和
被包围部分之间大小的协调,“局”书写时
要注意右边部分稍稍突出“包围圈”。
重难点的突破
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上下对齐,上
窄下宽。
重难点的突破
看关键笔画
这四个字,需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提醒学生
关注关键笔画。
“鲜” 的左边“鱼”字做偏旁时,第八笔
横改提;右边的“羊”,竖要写得直而正。
“递”字先写“弟”,再写“走之”。
“弟”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五笔竖折折钩
紧贴横中线;“走之”第二笔写得要短小,最后一
笔捺要舒展。
重难点的突破
“局”第一笔横折位置在上半格居中,内部
饱满,第四笔横折钩稍微突出“包围圈”。
“堆”右边“隹”的单人旁竖要写在竖中线
上,直而长,四横之间等距,最后一横稍长。
详细的写字指导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
习惯:写字前先观察,心中有数再下笔。描一个
写两个,正确笔顺字漂亮。
重难点的突破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本课角色较多,每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不
同,特别适合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可以让
学生深入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理解文
章内容。教师在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指导时,不
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抓句子中的关键
词,深入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调整朗读的语调
和语速,表现人物心情,是可以采用的好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
在这篇童话故事中,需落实分角色朗读,注意
语气和重音的句子如下,下面我们一一举例说
明分角色朗读的指导教学。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教师可根据“喊”字
提示学生,喊的内容要读得响亮,只有这样,
鼹鼠先生才会听见。“包裹单”的读音可适当拉
长,听了这样的喊声,鼹鼠先生才会清楚邮递员
究竟送来了什么。一个“您”字,突出了黄狗先
生的有礼貌。
重难点的突破
第二句,鼹鼠先生正向松鼠太太请教包裹里的
小颗粒是什么,从“请您”也可以看出鼹鼠先
生很有礼貌,要读出礼貌请教的语气。
重难点的突破
第三四组句子,是刺猬太太、狐狸太太与鼹鼠
先生的对话,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语言句式
相同,意思相近,前一句是疑问句,结合提示
语里的“惊奇”和“奇怪”两词,指导学生读
出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的疑惑之情;后一句是感
叹句,一个“啊”字和一个感叹号,可以让我们
体会到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可一字一顿,字字重读。
重难点的突破
面对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惑,鼹鼠先生给
予了同样的回答“我不知道”。看到这一片又
一片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的鲜花,鼹鼠先生何
尝不惊奇,何尝不疑惑,何尝不激动呢?虽然有
困惑,但面对这意想不到的美景,依然是愉悦的。
重难点的突破
最后一句是松鼠太太看到门前小路上花朵簇簇
的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可以读得轻快些,
语调稍高,语速稍快,体现出谜底揭晓、恍然
大悟的兴奋。“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通
过理解“这”,感受长颈鹿大叔的花籽给动物
们带来了快乐和温暖,体会松鼠太太由衷的赞叹。
重难点的突破
在学生分句朗读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
朗读,体现整体阅读的教学思想。
重难点的突破
4. 借助插图讲故事
本册教科书多篇课文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讲故
事,为降低难度,引导掌握学习方法、策略,进
行了多样的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明确学习方法
为“借助插图讲故事”。本文的插图呈现了刺猬
太太家通往狐狸太太、松鼠太太家的小路开满
鲜花,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
啊跳啊的情景,插图与课题呼应,提示了故事
重难点的突破
的要素、发展的线索,直观地体现了故事的特
征,降低了把握整个故事的难度,同时有助于
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把握故事内容的方法,也有
利于思维的发展。
重难点的突破
借助插图讲故事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人物角色;
2.分块教学,感受转折,理清发展脉络;
3.充分朗读,体会情感,积累文中语言;
4.说话训练,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言;
5.角色表演,借助插图,完整讲述故事。
重难点的突破
经过多个步骤的练习,再对着插图讲故事,可以
有效降低难度,使该项训练成为提高表达能力的
载体。在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让学生演
一演这个故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阅读童话
的快乐。
其他教学策略
1.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对例句的学习和积累由词语学习开始:
先读“鲜花”;再读“绚丽多彩的鲜花”“五颜
六色的鲜花”,感受鲜花的灿烂美丽,色彩丰
富;接着读“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一大片
五颜六色的鲜花”,感受鲜花范围之广。然后
学习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门前开着一大片五
其他教学策略
颜六色的鲜花,通过“门前怎么样”和“哪里
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这两个问题引导
学生朗读好停顿,明了句子的构成。在此基础
上,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什么地方怎
么样”的句式,说一说“房子旁边、山坡上怎
么样”,自主选择地点再说一说,尝试把句子
说完整,说具体。最后让学生怎样说就怎样写,
将说的句子完整准确地写下来。
其他教学策略
2.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生活中
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后习题“课文中‘美好
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
的礼物” 这一题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
子第12自然段,质疑:“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啊”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从哪儿读出来的?
其他教学策略
通过联系上文的方法找到答案,“这”指的是
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从而解
答第一个问题。
其他教学策略
在学生体会到长颈鹿大叔的花籽给动物们带来
了快乐和温暖,这样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之
后,指导朗读,体会赞叹、感激的情感。在此
基础上,教师可设计问题:听到松鼠太太的赞
叹,看到这开满鲜花的小路,鼹鼠先生此时的
心情如何?体会鼹鼠先生快乐、开心、惊喜的心
情,与前文的“懊丧”相呼应, 感受到“能够
其他教学策略
给他人带来快乐、温暖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
物”,从而感悟童话故事的内在价值。
其他教学策略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个
角度去感受“美好的礼物”,使情感得到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