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B.
传统民居——窑洞
C.
广泛种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来到山西考察,
当天下午到达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它是(?
?
)
A.
大同云冈石窟
B.
敦煌莫高窟
C.
洛阳龙门石窟
D.
天水麦积山石窟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
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
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因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乌金高原”的是(?
?
)
A.
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
?
)
A.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B.
提高粮食产量
C.
大力发展交通
D.
大力发展旅游业
针对黄土高原的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大力发展畜牧业
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
A.
B.
C.
D.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
?
)
???????
A.
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
与等高线基本平行
C.
与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
与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从气候来说,造成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
A.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B.
黄土结构疏松,多空隙
C.
多暴雨,且降水集中
D.
人们采矿、修路破坏地表
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
A.
二人转
B.
信天游
C.
京东大鼓
D.
赛龙舟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
A.
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B.
退耕结合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C.
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
D.
退耕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陷入贫困
?
?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结合图,完成下列题。
???????
近些年来,在黄河人海口处监测到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有所减少,其原因是(?
?
)
A.
下游加固大堤导致泥沙沉积量变多
B.
气候干旱,中游降水量减少
C.
中游治沙成效显著
D.
在入海处修建了拦蓄泥沙的大坝
家住上海的小强打算今年暑假到陕西旅游,在本次旅游中不能实现的是(?
?
)
A.
在西安品尝当地的牛羊肉泡馍
B.
在延安参观杨家岭毛泽东故居
C.
在渭南游览五岳之一的华山
D.
在咸阳参观佛教圣地法门寺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乌鞘岭,北连长城,南抵南岭?
②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③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④采取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挡土坝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A.
秦腔
B.
青稞酒
C.
信天游
D.
窑洞
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A.
土壤更肥沃
B.
日照更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水源更丰富
D.
栽培技术更先进
以下四幅景观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
A.
B.
C.
D.
黄土高原在地理环境上具有过渡性,对这一过渡性表述错误的是?
(???
)
A.
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B.
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D.
平原、丘陵地区向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大力发展种植业
C.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羊啦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招一招手……”这首陕北民歌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见面容易拉话话难”反映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显著特征是()
A.
千沟万壑
B.
一望无际
C.
雪山连绵
D.
黄土广布
二、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
?
?
?材料一??延安的蜕变。
?
?
?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
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
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
?
?
?
?材料二?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延安的降水、土质特点和????????????????????????????????????????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
(3)延安人民经过????????????????????等生态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
(4)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延安人民充分利用?
?
?
?
?
?
??(列举当地的资源)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
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举出两例)
【聚焦生活】
?
?
?
?话题:蹚出新路子?
书写新篇章
资料:
?
?
?
?资料一??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过去,汾河流域内由于过度开采矿产,生态遭到极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看到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
水质好起来,
风光美起来”,
习总书记频频点头:“真是沧桑巨变!”“如今锦绣太原的美景正在变为现实。”
?
?
?
?资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太钢称赞“手撕钢”工艺好。“手撕钢”是一种能够被徒手撕碎、厚度只有A4纸四分之一的不锈钢,太钢自主研发生产出“手撕钢”,成为世界唯一能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箔材的企业。山西,正在描绘一幅新时代转型发展的美丽画卷!
?
?
?
?资料三??“黄土高原”示意图。
???????
思考:
(1)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请分别说出图中甲、乙代表的山脉。
(2)
请解释汾河流域“沧桑巨变”的含义。
(3)
请简析山西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4)“手撕钢”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其自主研发成功体现了科技创新。创新让生活更高效、便捷,
请联系实际举两例说明。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左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当地传统民居景观图。
(1)黄土高原位我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__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等。
(4)图中R河为______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5)据左图可知,黄土高原矿产丰富,___________(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右图所示的___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读“黄土高原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其中,B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包括甲_______省、乙_______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3)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人为原因是______。
A.夏季暴雨频发?
B.黄土土质疏松
C.地形坡度较大?
D.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_______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在发展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情况下,该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传统民居为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谷子等农作物;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2.【答案】A
【解析】大同云冈石窟在山西省,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3.【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
没有横跨内蒙古东部,
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4.【答案】C
【解析】“乌金”是对煤炭的美誉,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有“乌金高原”之称。
5.【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应该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答案】D
【解析】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保持水土。一方面,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增加植被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在黄土高原地区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和大力发展畜牧业是错误的做法。
7.【答案】B
【解析】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梯田,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与等高线是基本平行的,同一块梯田的等高线是相等的。
8.【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裸露、植被稀少,
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
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夏季暴雨集中,
泥沙俱下,
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
加剧水土流失。
9.【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
该地区有信天游、秦腔等民俗。
10.【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实施退耕时,应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
保证农民的收入,
使其不至于陷入贫困。
11.【答案】C
【解析】加固大堤不会影响泥沙沉积量。近些年内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再加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黄河含沙量大。近些年来,在黄河入海口处监测到黄河携带人海的泥沙量有所减少,说明黄河的泥沙来源减少,即中游地区治沙效果显著。在入海口处修建拦蓄泥沙的大坝不会影响在人海口处测量的泥沙量结果。
12.【答案】D
【解析】到西安可品尝当地的牛羊肉泡馍;在延安参观杨家岭毛泽东故居;在渭南游览五岳之一的华山;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
不是在咸阳。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长城,南抵秦岭,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挡土坝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文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题目中秦腔、信天游、窑洞都属于“黄土风情”,青稞酒是青藏地区的。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日照更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观,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观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A小桥流水属于南方地区的景观,B窑洞,C黄土地貌,D安塞腰鼓都属于黄土高原地区。
???????故选A。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表现在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平原、丘陵地区向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经济发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掌握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其中“见面容易拉话话难”反映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显著特征是千沟万壑。故A正确,BCD错误。
21.【答案】(1)黄土高原?
秦岭
(2)植被稀少
(3)植树造林
(4)革命纪念地?
坡脚建挡土坝、护坡林;在缓坡地带修建梯田。
【解析】(1)延安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该地形区南部的秦岭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延安的降水、土质特点和植被稀少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3)经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4)延安充分利用革命纪念地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增加收入;采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林,在缓坡地带修建梯田等,
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实现脱贫致富。
22.【答案】(1)
太行山脉;
秦岭。
(2)过去,由于汾河流域内过度开采矿产资源;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生态遭到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环境质量差;等。如今,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生态修复和保护,汾河水质变好,水量增加,风光更加美丽;等。
(3)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等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4)网约车、共享单车便于出行;新能源汽车环保,减少对环境污染;高铁快速安全;导航方便查找目的地,利于出行;网上订餐、电商网购、现代化物流更方便快捷;云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直播带货方便高效;等。
【解析】(1)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图中乙山脉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甲太行山脉。(2)过去,汾河流域内由于过度开采矿产,生态遭到极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是当时的常态。如今,通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
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使汾河前后发生巨大变化便是“沧桑巨变”的含义。(3)山西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等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太钢自主研发生产出“手撕钢”还得益于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品附加值。(4)科技创新让生活更高效、便捷,如“刷脸”进站、网络买票······一系列高新技术让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更公平,
回家路上票难买、排队长、吃饭贵等难题正逐步解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和快捷;网约车、共享单车便于出行;新能源汽车环保,减少对环境污染;高铁快速安全;导航方便查找目的地,利于出行;
网上订餐、电商网购、现代化物流更方便快捷;
云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直播带货方便高效;等。
23.【答案】(1)秦岭
(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南多,西北少)
(3)水土流失?
?
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4)黄河?
?
含沙
(5)煤炭工业
(6)窑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黄土高原位我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南多,西北少)。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4)图中R河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5)据左图可知,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炭工业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右图所示的窑洞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24.【答案】(1)秦岭?
?
太行山?
?
华北平原
(2)山西?
?
陕西
(3)水土流失?
?
D
???????(4)煤炭?
?
乌金高原?
?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黄土高原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A山脉是秦岭,B山脉是太行山脉,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包括甲山西省、乙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3)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夏季暴雨频发、黄土土质疏松、地形坡度较大属于自然原因,故选D。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乌金高原”。在发展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情况下,该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