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托物言志诗,赶快穿越时空,认真诵读,去看看古人的一片丹心吧!
10 古诗三首
焚
凿
锤
锤打
开凿
焚烧
我会写
zá
fén
chuí
络
网络
luò
还
hái
huán
归还
多音字
还要
燕
yān
燕国
yàn
燕子
似
shì
sì
似乎
似的
[劲]辨读:jìn(劲头儿)jìng(苍劲有力)
运用:①战士们身体好,劲(jìn)头儿大,扛起沙袋来毫不费力。
②他的毛笔字写得苍劲(jìng)有力,功力十足。
近义词
反义词
焚烧——
清白——
坚劲——
浑——
千锤万凿——
燃烧
廉洁
坚韧
全
扑灭
污浊
脆弱
词语对对碰
焚烧——
清白——
坚劲——
放松——
抓紧
千磨万击
马 诗
【唐】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青、鬼才、诗鬼等。李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代表作品有《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他的作品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知识链接
词语解释
钩:
何当:
金络脑:
何时将要。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初读课文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 诗
【唐】李贺
理解诗句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诗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这两句展现出一幅辽阔雄浑的边疆战场景色图:明月如钩,平沙万里,月光下的大漠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图,对于报国之士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理解诗句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意:骏马呀,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任意驰骋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这两句借马来抒情,“何当金络脑”就是期盼能被当作良马对待,发挥它的作用。显然,诗人是借咏马言志,诉说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马诗
实写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咏物
渴望报效国家
虚写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抒情
中心思想
《马诗》通过表达希望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奔驰的愿望,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吐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抱负的愿望。
作业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石灰吟
【明】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政治家、诗人,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之一。主要作品有《于忠肃集》。
知识链接
词语解释
石灰吟:
千锤万凿:
赞颂石灰。吟,吟颂。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比喻高尚的节操。
初读课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于谦
理解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
这两句诗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还象征面对严峻的考验,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的气概。
理解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后两句诗暗喻什么?
表面是指石灰石不怕烈火焚烧,其实指诗人为了忠诚清白的品格不怕牺牲的精神。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物)
粉骨碎身
要留清白
(人)
借物喻人 咏物言志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中心思想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业
背默这首古诗。
竹 石
【清】郑燮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人,清朝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兰竹图》《板桥全集》等。
知识链接
词语解释
咬定:
立根:
浑:
扎根,生根。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全,全然。
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原:
本来。
磨:
挫折,磨炼。
击:
打击。
词语解释
坚劲:
坚强有力。
破岩: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任:
任凭,无论。
尔:
你。
初读课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清】郑燮
理解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原本就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句诗哪些词用得最传神?
“咬定”“立根”这两个词把竹子拟人化了,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它扎根于岩缝之中,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理解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意: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依然坚韧有力,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是“任凭”的意思,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立场和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你如何理解“任”?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板书设计
竹 石
咬定
立根
借物喻人 咏物言志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千磨万击
任尔
中心思想
《竹石》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赞美了竹子顽强执着的品质,也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作业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课后习题解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教师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停顿和节奏,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背诵之前要先结合背景理解诗句的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默写《竹石》之前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易错字:“根”和“跟”要区别开来,“千磨万击”“任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准确。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意思是:骏马呀,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任意驰骋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依然坚韧有力,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石灰吟》表达了诗人坚守原则、清白留世的志向。
《竹石》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志向。
共同特点:三首诗都是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分别借马、石灰、竹石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