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习题3
一.填空题
1.如图是四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假设每人只选一种水果)
(1)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3)四年级共有学生 人.
(4)最喜欢吃香蕉的人比最喜欢吃橘子的人多 人.
2.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
3.看图回答问题:
(1)锻炼后成绩个数提升最少的是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2)锻炼后这5人的平均成绩为 个分;
(3)复式条形统计图用途很广泛,比如可以用于 .
4.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1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70人需要画 .
5.四(2)班五名选手在踢毽子比赛中的成绩如下.
(1) 踢的下数最多, 踢的下数最少.
(2)小萍的成绩是第 名,第三名是 .
(3)小静比小兰多踢了 下.
(4)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 倍.
6.如图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玩具统计图:
(1)女生喜欢 玩具的人数最多,男生喜欢 玩具的人数最少.
(2)这个小学五年级一共有男生 人.
(3)如果你是学校旁边玩具店店长,进货时应该多进 玩具.
7.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
(1)售票最多的是 月 日,共售出 张票.
(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 张票.
(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 张.
二.选择题
1.统计全校小学各年级男、女学生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最合适的应是
A.
B.
C.
D.
2.如图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
A.5千克
B.10千克
C.5箱
3.六(1)班投票选举班委,10名同学参加竞选(以编号代替姓名),全班46名同学参加了投票选举,得票情况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票数
33
42
21
37
16
28
22
19
44
35
得票数过半的同学才能当选本届班委,那么本次投票选举中共有 名同学竞选成功.
A.6
B.7
C.8
D.10
4.如图是某校初中段各年级人数占初中总人数百分比情况统计图,已知八年级有学生105人,那么七年级的学生数是
A.350
B.105
C.140
D.不能确定
5.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人数相差3的是
小组和
小组.
A.趣味数学和美术
B.美术和科技
C.趣味数学和科技
D.足球和美术
6.如图是、、、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如果每辆车都有50升油,那么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 公里.
A.22
B.1200
C.2000
D.2200
7.下面是育英小学和西门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回收电池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学校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
A.西门小学
B.育英小学
C.两个学校一样多
8.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选项的数值大约是 比较合理.
A.10
B.12
C.16
D.24
三.判断题
1.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600吨,那么表示1800吨的直条应画6厘米.(
)
2.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
)
3.如图是青少年广场各活动小组人数统计情况.
(1)图中纵格每格代表10个组.(
)
(2)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最少.(
)
(3)这个活动中心的4个组共有150人.(
)
(4)舞蹈组人数比武术组人数少20人.(
)
(5)合唱组和武术组的总人数比书法组多10人.(
)
四.应用题
1.下面是某市一个月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
(1)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几分之几?
(2)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2.下面是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哪个月用水最多?哪个月最少?
(2)芳芳家下半年一共用水多少吨?
(3)你从统计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3.下面是5位同学阅读课外书情况的统计图.
(1)写出每位同学读书的本数.
(2)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这5位同学共读了多少本课外书?
4.如表是同学们喜爱的旅游项目统计表.
项目
农家乐
动物园
科技馆
海洋馆
人数
40
80
20
5
(1)喜欢去动物园的人数是喜欢去农家乐的人数的多少倍?
(2)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33、某学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图如下.
(1)统计图中一格表示 人.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和 的人数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6.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25团中学每周星期四下午举办兴趣活动课程,四年级参加活动如图表示.仔细观察如图并且回答问题.
(1)一格表示 人.
(2)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3)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操作题
1.某学校调查学生对古诗词作者了解的情况,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结果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四种类型,分别记为、、、.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下面还不完整的统计图.
学生对古诗词作者了解的情况统计图
(1)本次问卷中,是的2倍多2人,则是 人,学校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请根据数据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
(3)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共有 人.
2.三(1)班同学选举阳光少年,每人投一票,选举记录如下:代表1票)
(1)根据如图填一填.
姓名
笑笑
淘气
张华
李明
王强
票数
(2)一共有 人投票.
(3)得票数最多的是 .
(4)淘气获得的票数占票数的.
六.解答题
1.某超市5月份和6月份饮料销售情况统计图
(1) 饮料最受欢迎.
(2)果汁饮料6月份比5月份多销售168元,果汁饮料每箱多少钱?
(3)6月份平均每种饮料销售多少箱?
2.
(1)甲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2)乙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3.阳光小学四(1)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四(1)班喜欢跑步的同学有7人,在统计图中补充完整.
(2)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 .
(3)喜欢 和 的运动比较接近.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4.一段路上半小时内车辆通过的情况如图:
(1)半小时内共通过多少辆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货车比小汽车多多少辆?
5.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
(1)图中每格代表 人.
(2)四(2)班一共有50人,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3)四(2)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答案
一.填空题
1.西瓜;橘子;164;5.
2.10;12格.
3.小华;小华跳绳不熟练;109;某班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4.5;14格.
5.小静,小兰;二,小芳;26;2.
6.布娃娃、布娃娃;192;跳棋和拼图.
7.1、1、2100;1100;1550.
二.选择题
1..2..3..4..5..6..7..8..
三.判断题
1..
2..
3.、、、、.
四.应用题
1.解:(1)
答: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
(2)
答: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
2.解:(1)由图可知:
8月用水最多,11月最少.
答:8月用水最多,11月最少.
(2)
(吨)
答:芳芳家下半年一共用水47吨.
(3)我从统计图中还可知,8月比9月用水量大.
3.解:(1)每位同学读的本数如下图:
(2)从统计图中我发现:张丽同学阅读的本数最多;
(3)
(本)
答:这5位同学共读了40本课外书.
4.解:(1)
答:喜欢去动物园的人数是喜欢去农家乐的人数的2倍;
(2)可以提出问题:喜欢去科技馆的人数是喜欢去海洋馆人数的多少倍?
答:可以提出问题:喜欢去科技馆的人数是喜欢去海洋馆人数的4倍.
5.解:(1)(人)
答: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一共调查了175人.
(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
(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
(人)
答: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10人.
故答案为:5、175;足球、乒乓球、跳绳.
6.解:(1)一格表示1人.
(2)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
(3)(人)
答: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3人.
(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人)
故答案为:1;套圈、象棋;3
五.操作题
1.解:(1)(人)
(人)
答:是
18人,学校一共调查了
48名学生.
(2)图如下:
(3)(人)
答: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共有
26人.
故答案为:18,48;26.
2.解:(1)根据如图填一填.
姓名
笑笑
淘气
张华
李明
王强
票数
11
6
3
8
13
(2)(人)
答:一共有41人投票.
(3)
答:得票数最多的是王强.
(4)
答:淘气获得的票数占票数的.
故答案为:41,王强,.
六.解答题
1.解:(1)(箱)
(箱)
(箱)
答:果汁饮料最受欢迎.
(2)
(元)
答:果汁饮料每箱42元钱.
(3)
(箱)
答:6月份平均每种饮料销售32箱.
故答案为:果汁.
2.解:(1)
(包)
答:甲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160包.
(2)
(包)
答:乙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170包.
3.解:(1)根据四(1)班喜欢跑步的同学有7人,补充完整统计图如下:
(2);
所以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篮球.
(3)根据统计图可知:表示喜欢篮球和跳绳人数的直条最接近;
所以喜欢篮球和跳绳的运动比较接近.
(4)喜欢篮球的比游泳的多多少人?
(人);
答:喜欢篮球的比游泳的多12人.
故答案为:篮球;篮球,跳绳.
4.解:(1)(辆)
答:半小时内共通过100辆车.
(2)(辆)
答:半小时内通过的货车比小汽车多30辆.
5.解:(1)图中每格表示2人.
(2)
(人)
作图如下:
(3)答:四(2)班喜欢吃面包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2;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