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
课题
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①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点
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难点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北宋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
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哪些影响?
导入新课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是汉人吗?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
2.知道了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3.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诗歌: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回答:(1)契丹族是如何兴起的?
(2)契丹族生活的区域在哪里?
教师提示: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3)契丹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教师提示: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横府……
材料分析: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讨论:(1)党项族是如何兴起的?
(2)请简述党项族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教师总结: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教师总结:西夏:元昊仿效唐
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
制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出示地图,如下:
讨论:(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澶渊之盟的内容?
教师总结: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què
)
,互市贸易。
(3)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师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读图说史:
分析:(1)请在《北宋形势图》标注党项族建立政权名称、都城,并说出其建立时间、建立者。
(2)西夏节节胜利,为什么后来夏向宋称臣?
教师总结:西夏建国不久,经常与北宋交战,而且还有强敌吐蕃。北宋与辽作战本就吃力,后来又与西夏交战更为吃力,双方均认为再打下去不行,于是停战。
议和后的影响?
教师总结: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对于北宋与辽、西夏合约的签订,你有什么看法?
教师提示: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互相妥协的产物;北宋:体现出统治者懦弱、惧怕战争的一面,岁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经济负担……
2.拓展延伸——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紧密,隋唐以来逐步接触、接受、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并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壮大。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提示:
(1)学会农耕;
(2)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3)模仿汉字的结构创造西夏文……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简述,如: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学生分析并回答: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学生分析: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学生观察图片,介绍如: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学生讨论回答,如: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学生阅读并回答,如:政权:西夏;都城:兴庆府;建立者:元昊;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学生介绍,如:西夏称臣,宋每年给他们岁币,开放两国通商城市。停战是双方都觉得有利的事情。
学生列举:辽、西夏:议和带来了和平,还得到了岁币……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以诗歌的形式引出契丹族的兴起,渲染了气氛,能够加深认识。
党项族的介绍,是用材料分析来进行了,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
辽与北宋的和战示意图,能够形象的展示当时民族战争情况,同时引出盟约答案的背景和内容及影响。
通过读图说史,使书本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多感官感受知识。
拓展延伸部分,根据教材内容适当
时综合延伸,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复习巩固
1.建立了契丹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元昊????
??
B.赵匡胤???
?
C.松赞干布???????D.耶律阿保机
2.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
①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
②创制文字?③统一契丹各部?
④订立“澶渊之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有关契丹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契丹族居住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过游牧生活
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
C.10世纪初,契丹各部统一
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
4.为了写一篇论文,小刚查找了与“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宋、夏的和战”有关的书籍。他的论文题目可能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5.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里的胡是指(
)
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知识了这一时间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我们要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