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07:52:24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生物的变异(二)
新课导入
遗传变异新品种
无籽西瓜
太空椒
一、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培育高产奶牛
通过人工定向选择出产奶高的奶牛进行繁育,再选择

再繁育
,在后代中培育出高产奶牛。
讲授新课
2.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使高产和抗倒伏的基因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了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基因重组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杂交
讲授新课
通过杂交育种,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抗倒伏的基因和高产的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讲授新课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
例子: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优点: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
缺点:只能利用现有的基因,不能产生新基因;同种生物才能杂交。
讲授新课
3.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培育太空椒
太空椒是在太空的条件下(射线),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称为基因诱变(基因诱导变异)
普通椒
太空椒
讲授新课
普通甜菜(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遗传物质的改变
能遗传
奖励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生物体内引入新的性状。
讲授新课
11
二、生物变异的意义——有利于物种进化
生物变异给自然界带来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
好的一面:
物种进化;培育生物新品种,造福人类;
坏的一面:
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
表现
讲授新课
三、遗传与变异的联系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能是简单的复制。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不能进化。
讲授新课
13
二、变异的意义——有利于物种进化
三、遗传与变异的联系
一、人类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
2、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3、诱变育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抢答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普通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选育出“太空椒”,“太空椒”
具有果形大、风味优等特点,这是因为卫星搭载后改变了种
子的(

A.遗传物质
B.营养物质
C.种子结构
D.细胞结构
A
2.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B.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实现的
C.小麦与牧草杂交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抗病、高产的性状
D.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
C
课堂练习
3.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及一种野生稻,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基因突变
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
C
课堂练习

谢!(共23张PPT)
生物的变异(一)
新课导入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树叶的大小、宽窄、厚薄、色彩、边缘的锯齿形状、叶脉走向……
讲授新课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品种的花
讲授新课
瞧这一家子!
讲授新课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讲授新课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
2.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探究结果。
讲授新课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并交流
花生种子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吗?
花生种子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
讲授新课
制定计划并实施
分工(测量员、记录员、指导员、画图员)
负责测量的同学拿取材料(取样随机、样品要有足够数量:大小花生各15粒)
测量员负责:用圆规和直尺测量花生长轴的长度,以毫米计,读出数据来
记录员:记录所读数据,数据处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实验报告图表)
把大、小花生数据统计起来,并描点成线
讲授新课
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图
讲授新课
分析探究结果:
1.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是多少?
2.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范围?
平均值是多少?
为什么平均值不一样?
基因
遗传基因
讲授新课
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这种差异是什么引起的?
环境
讲授新课
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
2.与环境也有关系;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
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讲授新课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
奖励
讲授新课
种类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概念
例子
特点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引起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
生变化
白化病
日晒后姐姐比妹妹黑
可遗传
不遗传
对比
讲授新课
生物变异的类型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
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
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
讲授新课
有利的变异
抗倒伏的小麦
不抗倒伏的小麦
讲授新课
不利变异
玉米正常苗
玉米白化苗
讲授新课
知识梳理
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有利变异
变异的类型
不利变异
抢答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D
2。父母双方都正常,却生出了一个患有先天性愚型病的孩子,这属于(

A.遗传现象
B.可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B
课堂练习
3.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对病毒而言是(  )
A.有利变异
B.不利变异
C.退化
D.生存竞争
A
课堂练习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