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特殊四边形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特殊四边形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2-27 20: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课时训练
1.中,则和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相邻两边的比为1:2,则较短的边长为( ).
A. B. C. D.
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A.1∶2∶3∶4 B.1∶2∶2∶1
C.1∶1∶2∶2 D.2∶1∶2∶1
4.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 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
5如图,ABCD中,、分别为、边上的点,要使需添加一个条件: .
6.如图,小明用一根36m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边AB长为8m,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7.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形,∠A+∠C=80°,ABCD的周长为40cm,且AB-BC=2cm,
求ABCD各边长和各内角的度数。
《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课时训练
1. 在以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错误的是 ( )
A. 对边平行 B. 对角相等C. 对边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2.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C=12、BD=10、AB=m,那么m的取什范围是( )
A.1<m<11 B.2<m<22 C.10<m<12 D.5<m<6
3如图,直线∥,A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线段BC在直线上移动,那么在移动过程中的面积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 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是的中点,的周长为16cm,则的周长是 cm.
5.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对角线交点O,引一直线交BC于E,交AD于F,若AB=2.4cm,BC=4cm,OE=1.1cm,则四边形CDFE周长为________.
6.平行四边形周长等于68cm,被两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不同的三角形的周长和等于80cm,两对角线的长度之比是2∶3,求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时训练
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C.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有两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ABCD,从(1)AB∥CD;(2)AB=CD;(3)BC∥AD;(4)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其中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是a,b,c,d,其中a,b为一组对边边长,c,d为另一组对边边长且满足a2+b2+c2+d2=2ab+2cd,则这个四边形是( )
A.任意四边形 B.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
5.如图所示,AO=OC,BD=16cm,则当OB=_____cm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6.如图所示,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F=CE,则线段DE与BF的长度相等吗?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中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
3.在给定的条件中,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以60cm为一条对角线,20cm、34cm为两条邻边;
(B)以6cm、10cm为对角线,8cm为一边;
(C)以20cm、36cm为对角线,22cm为一边;
(D)以6cm为一条对角线,3cm、10cm为两条邻边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O,则其中共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
(A)1 (B)2
(C)3 (D)4
5.如图,ABCD中,AC.BD为对角线,BC=6,BC边上的高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6 C.12 D.24
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A1、A2、A3、A4和C1、C2、C3、C4分别AB和CD的五等分点,点B1、B2和D1、D2分别是BC和DA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A4 B2 C4 D2的积为1,则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为()
A.2 B. C. D.15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如图,DE∥BC,DF∥AC,EF∥AB,图中共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CEBD于E,则 .
9如图,在ABCD中,AB=5cm,BC=4cm,则ABCD的周长为 cm.
10. ABCD中,CE⊥AB,垂足为E,如果∠A=115°,则∠BCE= .
三.解答题(共56分)
11.(10分)如图, 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CD,,AE⊥BD于E.试求的度数.
12. (10分)李大伯家有一口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个角上均有一棵大柳树,李大伯开挖池塘,使池塘面积扩大一倍,又想保持柳树不动,如果要求新池塘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请问李大伯愿望能否实现?若能,请画出你的设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3 .(12分)如图,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将直线绕点顺时针旋转,分别交于点.
(1)证明:当旋转角为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与总保持相等;
14(12分)如图,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 请你猜想: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猜想:
15. (12分)如图,在中,,,将绕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1)线段的长是 ,
的度数是 ;
(2)连结,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求四边形的面积.
能力测试题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CD的中点,BD分别交AN、CM于点P、Q,在结论:
①DP=PQ=QB ②AP=CQ ③CQ=2MQ ④S△ADP=SABCD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已知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如果只给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
(1)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AO=O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1)(2) B.(1)(3)(4) C.(2)(3) D.(2)(3)(4)
3.在ABCD中,点E,F分别是线段AD,BC上的两动点,点E从点A向D运动,点F从C向B运动,点E的速度m与点F的速度n满足_______关系时,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
4.已知:如图,、是□的对角线上的两点,.
求证:(1);(2)∥.
5(一题多解题)如图所示,在ABCD中,点E,F都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连结DE,BE,DF,BF,则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BC=6cm,P,Q分别是线段AD,BC上两动点,P,Q分别从A,C出发,P以1cm/s的速度由A向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向B运动,P,Q两点同时开始运动,且开始运动的时刻是0.P,Q运动到顶点处即停止运动,问:第几秒时,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课时训练
1.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若∠BAF=58°.则∠DAE等于(   )
A.29° B. 32° C.16° D. 11°
2.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相等 B. 对边相等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3.如果一个矩形较短的边长为5cm.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为60°,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____cm2.
4.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F是BC边上一点,AF的延长线交DC的延长线于G,DE⊥AG于E,且DE=DC,请不添辅助线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之.
5.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顶点C作CE∥BD,交AB延长线于点E,求证:AC=CE.
6.如图,将矩形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若∠EBD=20°,求∠C’DE的度数。
7.如图,MN∥PQ,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B、CB和AD、CD分别交于点B、D
⑴猜想AC和BD的位置关系是 。
⑵证明你的猜想。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课时训练
1.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 如图,菱形中,,对角线,则菱形的周长等于 .
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cm,BD=12cm,求菱形ABCD的高为 cm。
4. 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求菱形的面积。
5. 已知: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与BC相交于点E,EF∥AB,与AD相交于点F,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6.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 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
(1)求证:AE=AF.
(2)若∠B=60°,点E,F分别为BC和CD的中点,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课时训练
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BC至点E,使CE=CA,连结AE交CD于点F,则∠AFC的度数是( ).
(A)150° (B)125° (C)135° (D)112.5°
2.小许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如图甲,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打开后的形状是( ).
3、周长为20cm的正方形,边长是 对角线长是 面积是

4、如图,有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5.如何设计花坛?在一块正方形的花坛上,欲修建两条直的小路,使得两条直的小路将花坛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不考虑道路的宽度),你有几种方法?(至少说出三种)
6.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BC、DC 上,且BE = DF,AC与BC相交于O点,EF与AC相交于P点
求证:EF ⊥ AC,EF ∥ BD
《1.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中心对称》课时训练
1.下列几何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正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2.对右图的对称性表述,正确的是( ).
A.轴对称图形
B.中心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如果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那么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3,3) B.(3,-3) C.(-2,4) D.(1,4)
4.下列四个多边形:①等边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
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5.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
为边上一点, .以点为中心,把△顺时
针旋转,得△,连接,则的长等于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1),C(-1,3)。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画出△ABC绕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3)将△A2B2C2平移得到△ A3B3C3,使点A2的对应点是A3,点B2的对应点是B3
,点C2的对应点是C3(4,-1),在坐标系中画出△ A3B3C3,并写出点A3,B3的坐标。
特殊四边形与图形的中心对称 (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顺次连接这个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3.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矩形;②菱形;③正方形;④平行四边形;⑤等腰三角形;⑥等腰梯形.其中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②⑤⑥
4.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则点A的坐标为( )
(A) (B)
(C) (D)
5.矩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BAF=60°,那么∠DAE等于( ).
(A)15° (B)30° (C)45° (D)60°
6.在菱形ABCD中,∠ADC=120°,则BD:AC等于( ).
(A):2 (B):3 (C)1:2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
8.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对角线长为________.
9.已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4cm,一条边长为2cm,则面积为________.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56分,)
11.(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与∠B的度数比为1:2,周长是48cm.求:
(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2)菱形的面积.
12.(12分)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各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13.(12分)如图,适当地改变方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部分位置,并保持面积不变,先使其成为矩形,再将矩形向下平移3个格后,继续改变其中某些部分的位置并保持面积不变,使其成为菱形.说明在变化过程中所运用的图形变换.
14.(12分)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E⊥BF,垂足为P,AE与CD交于点E,BF与AD交于点F,求证:AE=BF.
15.(12分)如图,要剪切如图①(尺寸单位:mm)所示的甲、乙两种直角梯形零件,且使两种零件的数量相等.有两种面积相等的矩形铝板,第一种长500mm,宽300mm(如图②);第二种长600mm,宽250mm(如图③)可供选用.
(1)填空: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应选用第______种铝板,这时一块铝板最多能剪甲、乙两种零件共_______个,剪下这些零件后,剩余的边角料的面积是______mm2.
(2)画图:从图②或图③中选出待用的铝板示意图,在图上画出剪切线,并把边角余料用阴影表示出来.
能力测试
1. 两张能完全重合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能拼成的图形是: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不包括正方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⑤
2. 四边形ABCD,仅从下列条件中任取两个加以组合,使得ABCD是平行四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
AB∥CD BC∥AD AB=CD BC=AD
(A)2组 (B)3组 (C)4组 (D)6组
3.现有一张长53cm,宽28cm的矩形纸片,要从中剪出长15cm,宽12cm的矩形小纸片,则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4. 9.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2那么AP的长为 .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⑴连结AC、BD,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可证四边形 EFGH是 。
⑵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 EFGH是矩形。
⑶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 EFGH是菱形。
⑷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 EFGH是正方形。
6.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CE、△ACF,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1.5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1)》课时训练
1.等腰梯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2. 等腰梯形上、下底差等于一腰的长,那么腰长与下底的夹角是( ).
A. 5° B. 60°
C.45° D.30°
3. 等腰梯形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底角为( )
A.30° B.45°
C.60° D.90°
4.梯形中,, ,,,,
则的长为 .
5. 直角梯形的一腰长为10 cm,其与底边所成的角为45°,那么另一腰长为
6. 如图等腰梯形的底分别是3 cm和5 cm,一个角是45°,求等腰梯形的面积.
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DC=AD=BC,且对角线AC垂直于腰BC,求梯形的各个内角.
《1.5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2)》课时训练
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梯形
B.有一组对边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C.有一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D. 有两组邻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2.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6cm,BD=9 cm,AB=8 cm,E、F、G、H分别是AD、BD、BC、AC的中点,那么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A. 14cm B.15cm
C. 16cm D.17cm
3. 如图,等腰梯形ABCD,周长为40,∠BAD=60°,BD平分∠ABC,则CD的长为( )
4.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BD,AC=4 cm,BD=3.5 cm,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 .
5如图,梯形ABCD中,AB∥CD,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AC、CE.求证:AC=CE.
6如图所示,已知:直角梯形ABCD,AD∥BC,,AB=8cm,AD=24cm,BC=26cm,有两个点P、Q分别从A、C出发各自沿AD和CB的方向运动,P点的速度是1cm∕s,Q点的速度为3cm∕s,当P、Q同时出发,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或是等腰梯形?
《1.6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位线定理》课时训练
1.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长分别为2cm、3cm、4cm,则原三角形的周长为( ).
(A)4.5cm (B)18cm (C)9cm (D)36cm
2..如图,在△ABC中,E,D,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6,AC=4,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 )
A.10 B.20 C.30 D.40
3.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cm,5cm,6cm,则连结三边中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4.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 。
A.15m B.25m C.30m D.20m
5. 如图所示,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EB,求证:OE∥BC.
[来
6.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MN∥BC.
梯形与中位线定理(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44 cm2,且两底之比为4∶5,高为16 cm,那么两底的长分别是( )
A.40 cm,10 cm B.6 cm,7.5 cm
C.8 cm,10 cm D.10 cm,12.5 cm
2. 在梯形ABCD中,AB∥CD,AB>CD,如果∠D>∠C,那么AD和BC的关系是( )
A. AD>BC B. AD=BC
C. AD<BC D.不能确定
3等腰梯形两底之差的一半等于它的高,那么此梯形的一个底角是( )
A.30° B.45°
C.60° D.75°
4. 已知△ABC的周长为1,连结△ABC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7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5.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 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6.如图,在△ABC中,E,D,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6,AC=4,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 )
A.10 B.20 C.30 D.4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 EF∥GH∥MN,AE=EG=GM=MB,GH=4,则EF=______,BC=________.
8. 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若∠B+∠C=90°,AD=7,BC=15,则EF的长是 .
9. 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60°,BD=,AE是梯形的高线,且BE=1,则AD= .
10. 在Rt△ABC中,∠C=90°,AC=5,BC=12,则连结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共56分,)
11.(10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AB=4,BC=7,求∠B的度数.
12. (10分)如图,梯形ABCD中,AB∥CD,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AC、CE.求证:AC=CE.
13. (12分)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EB.求证:OE∥BC.
14. (12分)在梯形中,∥,,为中点.
(1)求证:≌.(2)若平分,且,求的长.

15. (12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Rt△ABC的顶点均在个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6,1),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
(1)将Rt△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上画出的图形Rt△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将原来的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上画出Rt△A2B2C2的图形.

能力测试
1. 梯形ABCD中,AB∥CD,若AD=m,CD=n,AB=m+n,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B B.∠D=2∠B C.BC=m-n D.BC=m+n
2.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且AD:BC=3:5,梯形ABCD的面积是8cm2,点M、N分别是AD和BC上一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则四边形MENF的面积是_______cm2.
3. 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若∠B+∠C=90°,AD=7,BC=15,则EF的长是 .
4. 如图,在△ABC中,已知AB=6,AC=10,AD平分∠BAC,BD⊥AD于点D,E为BC中点.DE= .
5.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C和BD交于点O,E、F分别是OA、O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BCF是等腰梯形.
6.下面是某同学证一道几何题的过程:
题目: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B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如图11).
证明:过D作DE∥AB,交BC于点E.
则:∠ABE=∠1 ·····①
∵AB=DC,AC=BD,BC=CB
∴△ABC≌△DCB ····②
∴∠ABC=∠DCB ····③
∴∠1=∠DCB ····④
∴AB=DC=DE ····⑤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BE=AD ····⑥
又∵AD≠BC,∴E、C是不同的点,DC不平行于AB ····⑦
又∵AB=CD,∴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⑧
读后填空:
(1)证明过程是否有错?如有,错在第几步,答: .
(2)作DE∥AB的目地是 .
(3)有人认为第⑦步是多余的,你认为是否多余?答: .
(4)判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依据是 .
(5)判断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的依据是 .
(6)若题目中没有AD≠B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
特殊四边形(全章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2.矩形各内角平分线围成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4.在下列图形中,沿着虚线将长方形剪成两部分,那么由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是( ).
A B C D
5.梯形ABCD中,AB∥CD,若AD=m,CD=n,AB=m+n,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B B.∠D=2∠B C.BC=m-n D.BC=m+n
6.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如图1,每个小正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正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正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
8.梯形ABCD中,AD∥BC,且AD:BC=3:5,梯形ABCD的面积是8cm2,点M、N分别是AD和BC上一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则四边形MENF的面积是_______cm2.

9.已知:右上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在DC上,且DM=2,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_______.
10.以下图形:①矩形;②平行四边形;③正三角形;④等腰梯形;⑤菱形;⑥正方形.其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共56分,)
11.(10分)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求证:AD⊥EF.
12.(10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若∠BEC=60°,求∠EFD的度数.
13.(12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Rt△ABC的顶点均在个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6,1),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
(1)将Rt△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Rt△A1B1C1,试在图上画出的图形Rt△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将原来的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上画出Rt△A2B2C2的图形.

14.(12分)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过点C作CG∥EA交AF于H,交AD于G.若∠BAE=25°,∠BCD=130°,求∠AHC的度数.
15. (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E是梯形外一点,
且EA=ED,试说明EB=EC
能力测试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B上的一点,△ADE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P、Q、M、N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MNPQ是( )
A. 等腰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2.如下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MP+NP的最小值是( )
A.2 B.1 C. D.
3.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在DC上,且DM=2,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 .
4. 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B(O ,则点A(的坐标为 .
5. 已知:如图在□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ABE沿BC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GFC.
⑴求证:BE(DG;
⑵若∠B(60(,当AB与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6. 如图,P为Rt△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上),
∠ACB = 90°,M为AB边中点.
操作:以P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连结PM并延长到点E,使ME = PM,
连结DE.
(1)请你利用图14-2,选择Rt△ABC内的任意一点P按上述方法操作;
(2)经历(1)之后,观察两图形,猜想线段DE和线段B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证明你的猜想;
(3)观察两图,你还可得出和DE 相关的什么结论?请直接写出.

特殊四边形(全章90分钟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顺次连接这个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3.如图2,矩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BAF=60°,那么∠DAE等于( ).
(A)15° (B)30° (C)45° (D)60°
3题 4题 5题
4.在菱形ABCD中,∠ADC=120°,则BD:AC等于( ).
(A):2 (B):3 (C)1:2 (D):1
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BC至点E,使CE=CA,连结AE交CD于点F,则∠AFC的度数是( ).
(A)150° (B)125° (C)135° (D)112.5°
6. 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2 (B)3 (C)4 (D)5
7、小明将下列 4张牌中的3张旋转180°后得到,

没有动的牌是( )。
(A)2 (B)4 (C)6 (D)8
8、四边形ABCD,仅从下列条件中任取两个加以组合,使得ABCD是平行四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
AB∥CD BC∥AD AB=CD BC=AD
(A)2组 (B)3组 (C)4组 (D)6组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10.小许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如图甲,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乙.再对折一次得图丙.然后用剪刀沿图丙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打开后的形状是( ).
11.矩形的边长为10cm和15cm,其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份,这两部份的长为() A.6cm和9cm B. 5cm和10cm C. 4cm和11cm D. 7cm和8cm 12.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AFBE于点F,交BD于点G,则下述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AG=BE B.△ABG≌△BCE C.AE=DG D.∠AGD=∠DAG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 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 形,再说明 (只需填写一种方法)
14. 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12和6,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15.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是_________.
16. 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零件是矩形的方法是 。
17.如图,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 (1)AB∥CD;(2)AB=CD;(3)ABBC;(4)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共69分)
18.(8分)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若一个角的平分线把一条边分成长是2cm和3cm的两条线段,求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19.(8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 = 55?,求∠AEG和∠EGB的度数.
  
 20.(9分)如图,一块正方形地板由全等的正方形瓷砖铺成,这地板的两条对角线上的瓷砖全是黑色,其余的瓷砖是白色的,如果有101块黑色瓷砖,那么瓷砖的总数是多少?
21. (12分)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第21题)
22.(10分)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判断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点O运动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出你的理由.
  
 
 23.(10分)如图,若已知△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可得DE∥BC,且DE=BC.根据上面的结论:
  (1)你能否说出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可得到一个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如果将(1)中的“任意四边形”改为条件是“平行四边形”或“菱形”或“矩形”或“等腰梯形”,那么它们的结论又分别怎样呢?请说明理由.
  
24.(12分)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B 2.B 3.D 4.4cm(改为2cm)
5.
6. BC= 10cm CD=8cm CD=10cm
7. ∠A=40° ∠B=140° ∠C=40°∠D=140°
AB=CD=11 BC=AD=9
《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D 2.A 3.C 4. 8
5.答∵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OF≌△COE
∴OE=OF=1.1;AF=CE
∴四边形CDFE周长等于AB+BE+EF+AF=2.4+4+2.2=8.6
6.答:设一条对角线长为2a,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3a.
∵平行四边形周长等于68cm,∴相邻两边的长为 34cm,
∴34+2a+3a = 80,解得a = 9.2,
2a = 18.4,3a = 27.6.
即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18.4 cm 和3a = 27.6 cm.
《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c
2.B 点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3.B 点拨:可选择条件(1)(3)或(2)(4)或(1)(2)或(3)(4).故有4种选法.
4.B 点拨:a2+b2+c2+d2=2ab+2cd即(a-b)2+(c-d)2=0,
即(a-b)2=0且(c-d)2=0.所以a=b,c=d,即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点拨: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来进行判别.
6.解:线段DE与BF的长度相等;连结BD交AC于O点,连结DF,BE,
如图所示.在ABCD中,DO=OB,AO=OC,又因为AF=EC,
所以AF-AO=CE-OC,即OF=OE,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BF.
点拨:本题若用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解答,但过程复杂,学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后,要学会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6. (C) 7 . 3
8. 25°9. 18 ° 10. 25
11.因为BD=CD,所以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 ,所以因为.
12.如图所示,连结对角线AC、BD,过A、B、C、D分别作BD、AC、BD、AC的平行线,且这些平行线两两相交于E、F、G、H,四边形EFGH即为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13.(1)证明:当时,,
又,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14.证明:
猜想:,
证明:
证法一:如图19-1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二:如图19-2连结,交于点,连结,.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5.(1)6,135°
(2) ∴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36
能力测试题答案
1.(C)答案:2.C 3.相等 点拨: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确定.
4、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中,∥,∴
又∵,∴,即
在与中,
, ∴.
(2)∵,∴,∴∥
5.解法一:是.理由: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BC,AD∥BC,所以∠DAE=∠BCF.
在△ADE和△CBF中,因为
所以△ADE≌△CBF(S.A.S.).所以DE=BF.
同理可证△ABE≌△CDF.所以BE=DF.
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法二:是.理由:同解法一可证△ADE≌△CBF.所以DE=BF,∠AED=∠CFB.
所以180°-∠AED=180°-∠CFB.即∠DEF=∠BFE.所以DE∥BF.
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法三:是.理由:连结BD.如图,交AC于点O.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OB=OD.
又因为AE=CF,所以OA-AE=OC-CF,即OE=OF,
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拨:解法一利用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法二利用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法三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6.解:设第x秒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即AP=BQ,
则AP=x,BQ=BC-CQ=6-2x,所以x=6-2x,解得x=2,
所以第2秒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c 2.c3. 4. ABF≌△ADE,证明过程(略)
5.证四边形BDCE是平行四边形,得CE=BD=AC 。
6.∵四边形ABCD是矩形,∴∠C=90°,AD∥BC ∵矩形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上的C’处,∴∠C’=∠C=90°,∠CBD=∠EBD=20°∵△CBD中,∠C’=90°,∠EBD=20°∴∠CDB=70°又∵AD∥BC ∴∠EDB=∠CBD=20°∴∠C’DE=50°
7.⑴相等且互相平分;⑵∵∠MAC+∠NAC=180°AB、AD分别平分∠MAC和∠NAC,∴∠BAC+∠DAC=90°,即∠BAD=90°,同理,∠BCD=90°∵MN∥PQ,∴∠MAC+∠PC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B分别平分∠MAC和∠PCA,∴∠BAC+∠ACB=90°,∴∠AB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AC、BD互相平分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A 2. 32 3. 9.6 4. 24cm2
5.先证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再由AE平分∠BAF,得∠FAE=∠BAE.又由∠FAE=∠AEB,得∠BAE=∠BEA,所以AB=BE,所以ABEF是菱形.
6.证明:(1)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
∵BE=DF∴≌
∴AE=AF
(2) 连接AC∵AB=BC,
∴是等边三角形,E是BC的中点
∴AE⊥BC, ∴,同理
∵ ∴
又∵ AE=AF∴ 是等边三角形。
《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D 2.D 3. 5㎝ 5√2 cm 25cm2 4. 8
5.
6.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 = CD
﹙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BE = DF
∴EC = FC
∵AC平分∠BCD
﹙ 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EF⊥ AC
∵AC ⊥BD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 EF ∥ BD
《1.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中心对称》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 D 2. B 3. A 4.②④ 5.
6.说明:(1)C1(-1,-3) (2)C2(3,1) (3)A3(2,-2),B3(2,-1)
特殊四边形与图形的中心对称 (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A 6.B 7.AC=BD;AB=BC 8.2;2 9.4cm2 10.5cm;24cm2
11.(1)BD=12cm,AC=12cm (2)S菱形ABCD=72cm2
12.略
13.图略
14.提示:只要证明△ABF≌△DAE
15.提示:(1)选用第一种铝板,最多能剪甲、乙两种零件各2个,共4个,
如图所示.S阴=300×500-2××200-2××150=10 000(mm)2
(2)剪切线如图所示:
《1.5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1)》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C 2.B 3.A 4. 3 5. cm 6. 4
7. 解:∵在梯形ABCD中,DC=AD=BC,
∴∠DAB=∠B,∠1=∠3.又∵CD∥AB,
∴∠1=∠2,∴∠2=∠3,
∴∠B=∠A=2∠2
而AC⊥CB,∴∠ACB=90°, ∴∠2+∠B=90°,即3∠2=90°,∴∠2=30°,
∴∠DAB=∠B=2∠2=60°,
∠D=∠BCD=120
《1.5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2)》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B2.C3.C4. 7cm2
5.证明:依题意知DC∥BE,DC=BE,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E=∠CDB,
又∵BA=AB, ∠BAD=∠ABC,AD=BC
∴△BAD≌△ABC (SAS)
∴∠ABD=∠BAC,而∠BCD=∠ABD
∴∠E=∠BAC ∴AC=CE
6.解: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时,有PD=QC,设s时为平行四边形,,,,,.
∴6s时它为平行四边形.
《1.6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位线定理》课时训练参考答案
1.B 2. A 3. 7 4. 20m
5.由BO=DO和EA=EB得OE是中位线,所以OE∥BC
6.提示:证△AEM≌△FBM得ME=MB,
同理得NE=NC,于是MN是△EBC的中位线,即得结论
梯形与中位线定理(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A
7. 2;8 8. 4 9. 2 10. 5
11.解:分别过A、D两点作AE⊥BC、DF⊥BC交BC于E、F两点,不难证明△ABE≌△DCF, ∴BE=CF,而又可得EF=AD=3,∴BE=CF=2,在Rt△ABE中,
∴∠BAE=30°,∴∠B=60°.
12.证明:依题意知DC∥BE,DC=BE,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E=∠CDB,
又∵BA=AB, ∠BAD=∠ABC,AD=BC
∴△BAD≌△ABC (SAS)
∴∠ABD=∠BAC,而∠BCD=∠ABD
∴∠E=∠BAC ∴AC=CE
13.提示:证明OE是△ABC的中位线
14、证明:(1)∵∥,,∴梯形为等腰梯形,∴.
又∵为中点,∴.
在与中,
, ∴
(2)∵∥,∴.
又∵平分,∴,
∴,∴.
又∵为中点,,
∴.
15.略
能力测试答案
1.B 2.C 3. 4 4. 2
5.提示:由EF为△AOD的中位线,得EF∥AD且EF=AD,
又因为AD∥BC且AD=BC,
所以EF∥BC且EF=BC,
故BECF为梯形.
又由△ABE≌△CDF(SAS)得EB=FC,
所以EBCF是等腰梯形
6.解:(1)第6步(2)证明AD∥BC
(3)不多余(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5)AD∥BC,AB=DC且AB≠DC(6)不一定,也有可能是矩形.
特殊四边形(全章45分钟基础测试+能力测试题)答案
一、1.B 2.D 3.D 4.D 5.B 6.D
二7. 5cm 8.2.5  9.10 10.①⑤⑥
三11.证明略 提示:由DE∥AC且DF∥AB得AEDF为平行四边形;
由AD是△ABC的角平分线,得∠EAD=∠FAD,
又AE∥DF得∠EAD=∠ADF,
所以∠ADF=∠FAD,
从而AF=FD,
故平行四边形AEDF为菱形,
所以AD⊥EF
12.15° 13.略
14.100°
15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中,
∵AB=CD,AD∥BC
∴∠BAD=∠ADC
∵EA=ED
∴∠EAD=∠EDA
∴∠BAE=∠EDC
在△ABE和△CDB中
∵AB=DC,∠BAE=∠EDC,EA=ED
∴△ABE≌△CDB
∴EB=EC
能力测试题答案
1.C 2. 3. (1,3) 4. 10
5. 证明:⑴∵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
∵AE是BC边上的高,且CG是由AE沿BC方向平移而成.
∴CG⊥AD.∴∠AEB(∠CGD(90(.
∵AE(CG,∴Rt△ABE≌Rt△CDG.
∴BE(DG.
⑵当BC(AB时,四边形ABFC是菱形.
∵AB∥GF,AG∥BF,∴四边形ABFG是平行四边形.
∵Rt△ABE中,∠B(60(,∴∠BAE(30(,∴BE(AB.
∵BE(CF,BC(AB,∴EF(AB.
∴AB(BF.∴四边形ABFG是菱形
6(1) 略 ; (2) DE∥BC,DE=BC,; 证明5分 DB⊥AC.
证明方法:
特殊四边形(全章90分钟基础测试)答案
B 2.A 3.A 4.B 5.D 6.A 7.C 8.C 9.C 10.D 11.B 12.D
13.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14. 36. 提示: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15.答案不唯一
16.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相等,然后测量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
17. (1)(2)(4). 提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18.14cm或16cm?
19.∠AEG = 70°,∠EGB = 110°
20.2601块?
21.(1)平行四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矩,有一个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2.提示:(1)相等;证OE=OC,OF=OC,推出OE=OF;
  (2)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23.(1)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4.提示:(1)△DBE≌△ABC,得DB = AB = EF = AD,DE = AC = FC = FA,
  即DE = FA,DA = FE得□ADEF;
  (2)当∠BAC = 1500时是矩形,
  (3)由△BDE≌△ABC知,∠BDE =∠BAC,∴∠BAC =∠BDE = 600+∠ADE,
  当∠ADE = 00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此时∠BAC =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