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打电话
教学目标
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打电话隐含的规律其实是“倍增”的规律,通过讨论画图让学生发现“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优化时间的目标。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学生理解上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打电话时,形象思维为主,相对好些。但到规律教学环节,理解还是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模型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同学们,还记得今年的背后冠疫情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人们从欢乐中调整到紧急状态。这天金银潭医院护士长突然接到通知,“喂,护士长吗?”,“我是,请问有什么事?”,“我是吴院长,疫情突发,全面进入一级高风险状态,马上就有一批病人转到我院。快把你们科室的15名在家休息的护士叫到医院来上班。拜托了,一定要快。”嘟的一声,电话就此挂了。
师:时间就是生命,猜猜护士长会怎么做?学生肯定会说打电话通知护士。出示课题:打电话。(出示题目:因疫情影响,护士长要通知15名护士来紧急加班。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护士长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设计意图:数学是不断抽象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课要教学的打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从题目中你找到哪些信息?
A、需要通知15个护士。B、通知一个护士要1分钟。C、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初步感知。
师:怎么打电话,时间会最少?为抢救病人赢取最多的时间?
点个别同学回答他的方法,学生会想到一个一个通知,和分组拨打的办法。在黑板上写下逐一打电话的和分组的方法,到底什么办法好,时间用得最少?我们一个个的来探究。
(1)逐个通知。用课件的形式演示护士逐一打的方案。
引导交流分组通知的方法。
师:一个一个通知要15分钟,分组又会要多少时间呢?要分组的话,我们要先知道分成几组?有几种方法?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在屏幕上展示了几种情况之后让学生思考:
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呢?
分组法为什么花的时间少?(请了接到电话的护士帮忙打电话。)
接到电话的护士帮忙打电话就能使我们打的时间缩短,要是接到电话之后帮助打电话的人越多,时间是不是就用的越少?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护士都继续通知后面的护士,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每个接到通知的护士都不空闲。
相互转告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方案其实就是相互转告。(板书)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用时最少的方案呢?
三、发现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逐一通知,也可以分组打电话,最省时间的是相互转告。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第几分钟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n分钟这一分钟接到通知的人数到第几分钟接到通知的护士和护士长总人数接到通知的护士总人数
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护士长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讨论后总结:要提前做好预案,否则会有打重复和遗漏的情况。只有做好预案,安排好谁打给谁,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请看大屏幕。
课件播放:棋盘上的故事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六:拓展练习:
师: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一传十十传百,就是几何倍增。再比如,细胞分裂,浮萍生长等现象都是倍增。现在我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一个小小的实际问题。出示题目:一个池塘的浮萍以每天增加1倍的速度来铺满池塘。15天铺满,(
)天铺满一半。
小结
七、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打电话最省时?为什么?今天,同学们帮助护士长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优化时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