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8 09:11:33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作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
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孔子这一著法
A.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
B.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
C.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
D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
2.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
宗派。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
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的需要
3.下图为冯天瑜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文化区与学术
北方文化圈
研究中心分布
秦文化圈
文化圈
文化圈
文化圈

巴立化圈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8.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
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史称“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
武昌、深圳、上海等地,深刻地阐发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史称“南方
谈话”。这两次谈话表明邓小平
A.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B.十分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逐渐完善D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9.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这反映我国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
C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
D.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0.1973年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
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
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
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
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
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叶自成《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
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
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
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
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徳加以称颂。孟徳斯鸠认为,中国的
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
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晓非《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高二历史第5页(共6页)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参考答案
历史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
DcDI

选择题(40分)

)原则:保持和谐关系
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每点2分
6分,任意三点即可)
(2)内涵: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王权和教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
(4分
历史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
家思想适合于他们作为批判封建制度的武器。(每
共6分
为体,西学为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要拥护德
先生和赛先
论题:近代
西方是
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2分
论述:两次鸦片战争
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物”巩固清王朝统治。洋务
派发起了以
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创办
发展近代海军和

化的开端
战争后,资产阶级突
物”限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
维新派和
相继发
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
民的觉醒,传播了民主共和观

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起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
反对专制和愚昧,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也为马
传播仓
利条
(6分
总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
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分)
(1)贡献:筹建中科院学部,推动了全
发展和学术交流
了我国原子能

展,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
的国防力量,提振了民族的自信心;培养举荐了一大批
优秀人才;推动了科学与文化相互促进和融合(每点2分,共8分
人梯、无私奉献
每点2分,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