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7 08: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1年2月26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把单元
27《漏》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顺序复述课文。
重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复述”作为本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材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本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课文篇幅较长,在复述时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容易遗漏重要情节。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讨论及探究,体会故事情节发展。?
2.通过角色诵读和想象,完整复述故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交流熟悉的民间故事,引人新课
多媒体出示: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倒长城读一读题目,让知道的学生简单说一说这些民间故事。
2.揭示课题。
结合板书,指导“漏”的书写。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漏”究竟是什么?
2.指名接力朗读课文,相机生字正音。
引导学生思考: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什么?为什么?重点指导“脊、贼、纵”的读音。
3.说说故事的大致内容。出示填空:
-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
的时候,听到

吓得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
,在

老虎和贼吓得
。天亮了,屋顶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学习第一至十二自然段,借助提示复述
1.自读第一-至十二自然段,
了解老虎和贼活动地点的变化。(1)读课文,思考:故事中老虎和贼的活动地点有什么变化?简单画一一画。(老婆婆家-
-路上一歪脖老树)
交流,出示课后相关提示。
2.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思考:这部分故事内容中,你觉得哪些内容最有意思?(1)预设1
: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①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理解“莫非”的含义,在这里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
②坏事,“漏”捉我来了!
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注意句子中“坏事”应读得紧张而急促,突出心里害怕的感觉。
③“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相机学习生字“胶、旋”,结合句子意思的理解,说说“粘胶、旋风”的意思。
④终于甩掉“漏”了!
终于甩掉“漏”了!
指导朗读“终于”的语气,要读出激动、开心的语气。(2)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
①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②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③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纵,蹿到树上。
相机学习生字“颠、纵”。结合“颠”意思的理解,辩析“颠”与“巅”的异同。读句子,想象贼一心逃命的狼狈相。理解“纵”在文中的意思是身子猛然向上。
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小结
同学们,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因为无知把自己给吓晕了,听上去似乎很可笑。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