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27 21: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2、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 Pb:207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 -1780kJ/mol B. -1220 kJ/mol
C.-450 kJ/mol D. +430 kJ/mol
2.含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11.46kJ·mol-1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1
C.2KOH+H2SO4=K2SO4+2H2O;△H=-11.46kJ·mol-1
D.KOH(aq)+ 1/2H2SO4(aq)=1/2K2SO4(aq)+H2O(l);△H=-57.3kJ·mol-1
3.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He B. C.1s2 D.
4.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
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铜板相连 C.锡板相连 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5.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
①A+B2+=A2++B ②D+2H2O=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B2+ +2e-
A.D2+>A2+>B2+>E2+ B.D2+>E2+>A2+>B2+
C.E2+>B2+>A2+>D2+ D.A2+>B2+>D2+>E2+
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熔融) 2Na + Cl2↑ B.MgO + H2 Mg + H2O
C.Fe3O4 + 4CO 3Fe + 4CO2 D.2HgO 2Hg + O2↑
7.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是正值,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B. N2(g)+3H2(g)=2NH3(g); △H=2(b-a)kJ·mol-1
C.1/2N2(g)+3/2H2(g)=NH3(1); △H=(b+c-a)kJ·mol-1
D.1/2N2(g)+3/2H2(g)=NH3(g); △H=(a+b)kJ·mol-1
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H=-351.1kJ·mol-1
Hg(l)+1/2O2(g)=HgO(s);△H=-90.7 kJ·mol-1,由此可知反应:
Zn(s)+HgO(s)=ZnO(s)+ Hg(l)的△H为。
A.△H=-1141.8 kJ·mol-1 B.△H=+260.4kJ·mol-1
C.△H=+441.8 kJ·mol-1 D.△H=-260.4 kJ·mol-1
9.铅蓄电池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
0.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O2、Na2O、Na2O2等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D.元素B、C电负性大小关系为B>C
1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OH— == Zn(OH)2+ 2e—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 5OH― == FeO42— + 4H2O + 3e—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21世纪教育网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2.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 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8CO3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4CO2 + 5H2O
13.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不同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21世纪教育网
B.实验结束时,装置Ⅰ一定比装置Ⅱ左侧液面低
C.实验结束时,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4.2005年2月14日新华社报道,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 (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5H6 + 6NiO(OH) LaNi5 + 6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阳极
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增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 + 6OH― → LaNi5 + 6H2O + 6e―
1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P原子:1s2 Q原子:1s22s2
B.P原子: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Q原子:N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C.P原子:2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Q原子:3p能级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
D.P原子:最外电子层(L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
Q原子:最外电子层(M层)上也只有1个空轨道
16.电解100mL含 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mol/LAg+ B.0.02mol/L Zn2+
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
17.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轨道式为:
1s 2s 2p 3s 3p
18.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I1 I2 I3 I4 ……
R 740 1 500 7 700 10 500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19.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与Y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 X与Y是属于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21.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
A.X气态氢化的酸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强
B.惰性电极电解NaX和NaY的混合液时,先产生Y2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X的单质能将Y从NaY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22.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 CuSO4+H2↑
C.电解开始时,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2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 [CuSO4]   B.NaOH [NaOH] C.NaCl [HCl]  D.CuSO4 [Cu(OH)2]
24.下列关于图像及描述说法都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10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 B池为
⑵锌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铜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1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 (增加或减少)_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 (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_g
26.(11分)
Ⅰ.(8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若知上述反应每产生2.24LCO气体(折为标准状况)放出Q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用轨道表示式表达Si 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4)已知Si的电负性为1.8 ,H的电负性为2.1,N的电负性为3.0 ,则SiH4 中硅的化合价为 ,Si3N4所属的化合物类型是 (填离子化合物or共价化合物),在前四周期的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
Ⅱ.(3分)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2N2(g)+CO2(g)+2H2O(g)=CH4(g)+4NO(g) Δ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 ,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     kJ。
27.(10+6分)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有关钢铁的腐蚀情况,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水槽中盛装1000 mL水,加入一定量的NaCl 固体溶解后通入SO2 气体至溶液pH值约为4左右,另取一支试管(带刻度,规格50mL),一条约5cm 的细铁丝,将铁丝放入试管中,加入 约 10mL前面配好的溶液,迅速用拇指扣住试管口倒扣于水槽中,用铁架台将试管固定,如右下图。过一会儿:
(1)观察到试管中的液面逐渐下降,这说明
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 腐蚀,
正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是
(2)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液面停止下降,并且开始逐渐
上升,露在液面上的铁丝表面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棕褐色,这说明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21世纪教育网
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①总反应为: ;① 反应的产物极易被进一步氧化,生成红褐色物质,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铁锈的组成为:Fe2O3·xH2O ,试写出由②反应的产物在通常条件下生成铁锈的反应方程式:

附加题(6分)(3)已知原来铁丝质量为2 g,发生(1)情况时,依液面下降的高度折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mL,则此时,铁丝的质量变为 g ,随后液面开始上升,即发生(2)的变化,依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最开始刚倒扣于水槽中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多了1.12mL,通过计算,(2)的过程共消耗氧气 mL,若x值为2,那么铁丝的质量应为 g(以上计算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28.(12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分布情况是P轨道上的电子比S轨道上的电子多一个,L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排第二位,其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M的正三价离子其核外第三电子层有五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⑴ L的元素符号为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 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 ,B—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B—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⑶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特征构型的电子排布式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kJ·mol-1 b.+29.7 kJ·mol-1 c.-20.6 kJ·mol-1 d.-241.8 kJ·mol-1
⑷ 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OH 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 ;
29.(9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1】:如右下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电解开始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实验2】:将实验1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
支小试管中,以后的操作和现象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① 滴入稀硝酸溶液 沉淀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得到蓝色溶液。
② 滴入稀硫酸溶液 橙黄色沉淀转变为紫红色不溶物,溶液呈现蓝色
阅读资料: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如下: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氯化铜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氢氧化亚铜(不稳定) 橙黄色
碱式氯化铜 绿色 氢氧化铜 蓝色
氧化亚铜 砖红色或橙黄色 氯化亚铜 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的常见正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最终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 电解开始30s内,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
(3)写出实验2中①、②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答题卷
Ⅰ卷 Ⅱ卷 总分
25 26 27 28 29
Ⅱ卷:(包括5小题,共52分)
25.(10分)

⑵ ,


⑶ g, g
26.(11分)
Ⅰ.(8分)
(1)
(2) ;
(3) ;
(4) 、 (填离子化合物or共价化合物)
Ⅱ.(3分)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kJ。
27.(10+6分)
(1)

(2) ,
①:
②:
③ :
附加题(3) g mL g
21世纪教育网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B D D A C B A D B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C C B D D C B B
19 2021世纪教育网 21 22 23 24
D A A B C B
二、非选择题
25.(10分)
(1)A池为原电池,B池为电解池
(2)锌极为负极,Zn → Zn2+ + 2e― ;
铜极为正极,Cu2+ + 2e― → Cu ;
C1为阳极;2Cl― →Cl2↑ + 2e― ;
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其附近溶液变红。(2分)
(3)减少 0.65g ;增加0.01g(2分) (其它每空各1分 )
26.(11分)
Ⅰ.(8分)
(1) (2分)
(2)3SiO2(s)+ 6C(s)+ 2 N2(g) = Si3N4(s) +6CO(g) ;ΔH = -60Q kJ·mol-1 (2分)
(3) (1分)
(4)+4 ,共价化合物 ,1s2 2s22p6 3s23p63d5 4s1 (每空1分共3分)
Ⅱ.(3分) 1.6NA 173.4kJ (1分+ 2分)
27.(10+6分)
(1)析氢,C或炭 2H++2e― → H2↑
(2) 吸氧 O2 + 4e― + 2H2O → 4OH―
① 2Fe + O2 + 2H2O = 2Fe(OH)2 ( 每空1分共6分)
②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 2分)
③ 2Fe(OH)3 = Fe2O3·xH2O +(3-x)H2O ( 2分)
附加题(每空2分,共6分)
(3)1.986 铁被溶解的物质的量即为氢气的物质的量,0.00025mol 即0.014g ,2-0.014=1.986
6.72 被吸收氧气的体积应为 5.6+1.12=6.72 mL
2.003 1.986+ 增加了氧的质量(0.0003×32)+增加水的质量(0.0004×18)=2.0028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8.(12分)
(1)O 第4周期,Ⅷ族 Fe C N O H (1+1+ 2,共4分)
(2) N2H4-4e―+4OH― → N2↑ + 4H2O (1+ 2 共3分)
(3)423p4 H2SeO4 b (各1分,共3分)
(4)Fe - 2e― + 2OH― → Fe(OH)2 ↓ (2分)
29. (9分)
(1) +1、+2 (两个写全1分),Cu2O;(1分)
(2)阴极上发生的反应:2H++2e-==H2↑,(1分)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Cl-—e-=CuCl↓;(2分)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O+14H++2NO3-= 6Cu2+ +2NO↑ + 7H2O,(2分)
Cu2O+2H+ =Cu + Cu2++H2O。(2分)
通电
高温


能量E增加
EQ \f(1,2)molN2(g)+ EQ \f(3,2)molH2(g)
△E=a kJ
△E=b kJ
1molN (g)+3molH (g)
1mol NH3 (g)
1mol NH3 (l)
△E=c kJ
第7题图
第7题图
Zn
C2
Cu
C1
A
B
CuSO4溶液
KCl酚酞溶液
SiO2 + C+ N2 Si3N4 + CO
高温
溶有少量SO2
的NaCl溶液
细铁丝
班级 座号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座位号
SiO2 + C+ N2 Si3N4 + CO
高温
29.(12分)
⑴ ; ;
⑵ , 。
⑶ , 。 (填字母代号)。
⑷ ;
29.(9分)
(1) 、 , 。
(2) ; 。
(3)
① ;
② 。
高温
3SiO2 + 6C+ 2 N2 Si3N4 +6CO
1s 2s 2p 3s 3p
·
··
H N H
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