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7 22: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和法则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计算分为整数、小数、分数三个阶段完成。随着数概念的建立,数的计算逐步展开。分数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数的计算的最高阶段。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是这最高阶段开始。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同时要将分数加、减计算纳入整数、小数加减计算的系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
难点分析
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学生过多的关注学习的掌握,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质的探索,轻视对算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复习分数单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的知识,为推导分数加减法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算理相同作铺垫,提高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过出示教材第89页例1直观演示算理,以算理引入算法,教学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情境图,从图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数学信息呢?从图中我们知道,爸爸说吃了3块饼,妈妈说吃了1块饼,但是他们的女儿却说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他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对吗?首先我们把这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也就是张饼,妈妈吃了1块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就是张饼。结合所给的条件,我们来看一下我们需要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出示教材第89页例1。
(1)提问:观察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板书:+===
说明: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2.同分母分数减法。
(1)教材第90页例题1第(2)问。
爸爸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
问: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出算式?
②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2)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小结:观察例1的第1问和第2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
总结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小结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