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0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13个词语。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学们,对于毛主席,大家有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毛主席,感受毛主席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导入新知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了解毛岸英
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nǐ
móu
shū
拟
定
谋
参
殊
特
chóu chú
踌 躇
àn
黯
然
fù
赴
奔
彭德怀
马革
gé
péng
学认字
一起来读一读会认字吧!
识字方法
彭
péng
鼓
gǔ
组词辨析
彭德怀、彭老师
敲鼓、鼓声
拟
nǐ
似
sì
拟人、拟定
似乎、恰似
赴
fù
赶
gǎn
奔赴、赴汤蹈火
赶路、赶紧
黯
àn
暗
àn
黯然、黯淡
黑暗、暗地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联系上下文
黯然
“黯”偏旁为“黑”,本义是深黑色。“黯然”一般指情绪低落的样子。
踌躇
秘书将电子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炼
尊
搞
眷
赴
殊
péng
nǐ
ruì
sǔn
liàn
juàn
fù
gǎo
shū
zūn
彭
拟
瑞
损
móu
谋
duàn
锻
签
qiān
革
gé
学写字
本课的会写字,你都会写吗?
彭
péng
此处是三撇,不要丢落。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眷
juàn
上半部共有两横。
下面是个“目”。
锻
duàn
不是“火”。
炼
liàn
不是“纟”
不是“钅”。
尊
zūn
不要漏写短横。
革
gé
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横、竖、竖、横。
签
qiān
眷
juàn
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
赴
fù
捺要拉得稍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卜”。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由两个部分组成。
整体感知
说说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吧!
(课后第1题)
第二部分:毛主席面临 的问题,最终作出了将 的决定。
第一部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
的电报,以及毛主席看到电报后 。
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
心情无比悲痛
儿子遗体安葬
爱子安葬在朝鲜
两部分的事发生在不同时间。
面对爱子牺牲这件事,课文用两个典型场景来体现毛主席既作为父亲、同时又是主席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内心。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内心的。
研读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
说说见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课后第2题)
互动课堂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动作描写
写出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描写
从“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悲痛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毛主席此时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毛岸英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
和毛岸英见的最后一面
深深地自责
……
毛岸英出生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
被湖南军阀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随后,他被保释出狱,翌年被外祖母、舅妈带到上海交给毛泽民。
你知道毛岸英的经历吗?
毛岸英兄弟三人被送到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后,后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董健吾领回家中,因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的原配妻子在生活困难时,对两兄弟的态度变坏。据毛岸英讲,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毛岸英兄弟三人被送到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后,后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董健吾领回家中,因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的原配妻子在生活困难时,对两兄弟的态度变坏。据毛岸英讲,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如今年纪轻轻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十分痛苦。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这次怎么会……
心理描写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特殊(zhú) 奔赴 倦念 彭德怀
B.踌躇(chú) 签字 拟定 参谋
C.锻炼(niàn) 损害 锻练 马革
B
课堂练习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心爱的
无限的
紧缩的
眉头
长子
父爱
黯然的
目光
(???????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缩的眉头。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毛主席站立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
三、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2
1
4
3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导入新知
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第2题)
互动课堂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表现出了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在想,自己签了字,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他除了想到自己的儿子,还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毛主席希望儿子回来,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
心理描写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语言描写
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黯然”是主席经历悲痛后的表情。
既表现了毛主席此时无比悲痛的内心,又写出了主席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人,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读出毛主席失去儿子后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他做出抉择时的艰难与不舍。
朗读指导
仿照例句,填上合适的动词。
他弯着腰,两眼溜溜的______,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脚步,_____了篮下,一个虎跳,_____投篮……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来到
转动
转身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毛主席因思念儿子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作为慈父对儿子无限的爱与眷恋,他的内心十分悲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课后第3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句意: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即使不能归葬家乡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
体现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情况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毛主席最终作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诗的内涵。
岸英的妻子刘思齐第一次赴朝鲜为岸英扫墓时,此时主席已近七十,七十的老人这样说:“思齐,到了那,要告诉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给他扫墓的。告诉他,我们去晚了。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请他原谅。告诉他,爸爸想他,爱他……”
资料共享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的一家,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
47岁的弟弟毛泽民;28岁的妻子杨开慧;28岁的儿子毛岸英;29岁的小弟毛泽覃;24岁的堂妹毛泽健;19岁的侄儿毛楚雄。
不仅如此,还有5位亲生子女有的不知去向,有的下落不明,有的过早夭折……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在52.5万,而牺牲人数有11.8万,受伤无法继续战斗的有38万,失踪的接近2.5万,因后勤不及时伤势过重导致不治的3.5万人,三年的朝鲜战争导致了我国的志愿军共牺牲了18.3万人!
毛主席,他是一个
平凡的父亲,因为他深
深爱着他的儿子;他是
一个伟大的父亲,因为
他的心里装着是千千万
万的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记住“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接到电报 失去爱子,极度悲痛
常人情感
伟人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
艰难抉择
忍痛批示
司令部 请示回国安葬
朝鲜方面 要求葬在朝鲜
何须马革裹尸还
结构梳理
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获悉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____的心情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的情感和_________的胸怀。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
痛苦
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
常人
伟人
课文主题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采桑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毛主席的诗词
拓展延伸
duàn liàn tè shū bēn fù
( ) ( ) ( )
nǐ dìng juàn liàn qiān zì
( ) ( ) ( )
一、看拼音,写词语。
签字
眷恋
拟定
奔赴
特殊
锻炼
课堂练习
1.“岸英!岸英!”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2.我们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3.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不由自主
愿望
二、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迟疑
????
??
??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三、读句子,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这句话抓住毛主席的( )和( )来写,表现了毛主席痛失爱子的( )心情。
动作
神态
悲痛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