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2.2.1 食物的消化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2.2.1 食物的消化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13:1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
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________成可以被细胞________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分解
吸收
(2)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完成图2-2-1:
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小肠
图2-2-1
组成
器官
功能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食物的通道?
食道
食团通过食道的蠕动进入胃?
____
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食物在胃里被搅磨变成食糜,蛋白质在此被初步分解?
____
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排出食物残渣?

小肠



消化道外
肝脏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________,其内不含消化酶,但能参与脂肪的消化?
唾液腺
分泌________,唾液中的____________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胰腺
分泌的________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胆汁
唾液
唾液淀粉
胰液



消化道内
肠腺
肠腺能够分泌________,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这些消化酶参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
胃腺
能够分泌________,胃液中的________酶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
肠液
胃液
蛋白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完成图2-2-2)
2mL唾液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1)1号和2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________有关。
(2)1号和3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唾液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3.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不用消化直接被吸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初步分解―――――→________
脂肪――→脂肪微粒―――――→______________
麦芽糖
唾液
口腔
肠液、胰液
小肠
胃液

肠液、胰液
小肠
胆汁
小肠
肠液、胰液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C
A
B
C
C
D
C
11
12
13
D
C
见习题
1.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胃、肠和肛门
B.消化道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口腔、胃和消化腺
C
【点拨】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2.下列器官不属于人体消化道组成的是(  )
A.口腔 B.胃
C.肝脏 D.小肠
C
【点拨】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3.【中考?邵阳】下列消化道的各部分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是(  )
A.口腔 B.大肠
C.胃 D.小肠
D
4.【中考?新疆】吃饭时,要充分咀嚼的好处是(  )
A.将食物彻底消化
B.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C.增加食物的营养
D.减轻胃肠的负担
D
【点拨】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此外充分咀嚼也可减轻胃肠的负担。
5.【中考?资阳】“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A
6.【中考?广东】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变蓝的是(  )
B
试管
A
B
C
D
2mL清水或唾液
清水
唾液
清水
唾液
温度/℃
37
37
0
0
【点拨】A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变蓝。B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C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变蓝。D试管中温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分解,滴加碘液变蓝色。
7. 肝炎患者忌食油腻的食物,是因为(  )
A.胰液分泌过少
B.胃液分泌过少
C.胆汁分泌过少
D.唾液分泌过少
C
【点拨】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肝炎患者应忌食油腻的食物。
8.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C
【点拨】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才可以被小肠吸收。
9.【教材图片题】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内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
胃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
B.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⑤是大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D.④是胰,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十二指肠
D
10.【中考?江西】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 “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C
【点拨】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11.【中考?重庆】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B.胰分泌的胰液无法送入小肠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
12.【中考?贺州】小明晚餐吃了米饭、肥猪肉和鸡蛋,根据这三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米饭、肥猪肉、鸡蛋
B.肥猪肉、米饭、鸡蛋
C.米饭、鸡蛋、肥猪肉
D.鸡蛋、肥猪肉、米饭
C
【点拨】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肥猪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淀粉最先在口腔内被消化;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这三种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米饭、鸡蛋、肥猪肉。
13.【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口腔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
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__作用。
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
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2毫升
对照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___℃。
37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
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
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2号试管比1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短
【点拨】(1)人们在进食时口腔周围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内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①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1号试管“?”处应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这样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受温度的影响,37 ℃接近人的体温,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变化;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大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