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说课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说课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7 20: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重难点突破
统编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文内容解说
这次的口语交际是要二年级学生体验说话语
气的两个要素:其一,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
硬,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其二,避免使用命
令的语气,养成良好的交际礼仪。
课文内容解说
基于生活实际以及学情,教材安排了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通过两组句子对比,让学生知
道同样的一句话,用上合适的表达方式、使
用礼貌用语,多用商量的口吻,会使语气更
真诚、更委婉,听的人就更舒服,就乐于接
受,达到交际的目的。
课文内容解说
第二板块,教材提供了三个生活中的常见
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口语交际活动,
体会解释、请求、提醒等不同语境中的合
适语气,进一步体会“说话的语气不要太
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两个要
素,放手让学生去揣摩、体会,在展示和
评价中进一步关注提示语的要求。
课文内容解说
最后通过标签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要领,帮
助学生明白这一节口语交际课要达成的目标
要求。
课文内容解说
生活中,学生经常需要与人交流。低年级学
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交际过程中
容易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去考虑听者的
感受,也不太注重交际效果,因而教会学生
注意说话的语气尤为重要。
课文内容解说
统编语文前三册教材共涉及12次口语交际,
其中关涉“说”这一要素的有12个,关涉
“听”这一要素的有5个,关涉“应对”这
一要素的有4个,关涉交际礼仪和态度的有
9个。故而,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注意说
话的语气》这一课时,已具备以下交际礼
仪: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交际中注意
使用礼貌用语;已具备以下交际能力:把表
课文内容解说
达的意思说清楚、说完整,吐字清晰、语
句连贯,能按顺序说,用恰当的音量说话,
交际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用商量的语气与
人沟通交流,注意听别人说话、记住主要
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能提问或补充,能
看图讲故事、发挥想象补充故事。本次口
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不要太生硬”
“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课文内容解说
因而,本次教学重在让学生参与实践、不断
体验,在此过程中进行学生习惯的纠正,培
养学生对良好礼仪的认知。老师要多参与学
生的小组学习,多关注学生在交际场景中的
表现,多引导学生怎样应对,从而引导学生
真实交际、有效交际。
教学目标
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教学难点:
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教学过程简述
本课共计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如下:
  结合旧知,导入新课。
  案例学习,对比语气。
  任务驱动,情境实践。
  联系生活,总结延伸。
重难点的突破
1.案例学习,体会语气
  “学生懂得不同的语气会有不同的交际效
果”是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本课案例承
接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朗读课文,注意语气
和重音”,呈现了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问句四种语气句型。读好四种语气、体会四种
语气的感彩,是学习案例的基础。
重难点的突破
通过让
学生练一练、听一听、比一比、议一议,发现
同样的一句话,用上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
效果。建议老师采用“先练后议再总结”的步
骤完成对本课重点的突破。
重难点的突破
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话可说,需要与生活紧密联
系。真实的交际情境能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感
受、表达真实的想法。老师在生活中取景,把
书上的两组对话融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用
一个大的情境串联起两个具体化的小情境,让
学生置身其中,将口语交际指向生活的实际运用。
重难点的突破
(1)情境中感受第一组句子,体会道歉、解释时
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效果
描述情境:吃完午饭,你要去归还饭盒了,刚
出教室不小心撞到了同学。用哪一种语气,同
学会原谅你呢?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出示第一组句子,请同桌之间选择、练说、感
受;接着邀请同桌上台展示。
  
重难点的突破
  若上台展示的同学选择右侧语气,演练完
后,老师模拟左侧语气,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
(比如,大声、仰头、抬下巴),请学生对比:
道歉时哪一种语气更合适。再由老师小结:注
意说话语气不生硬。
重难点的突破
若上台展示的同学选择左侧语气,老师需要考
察学生的语气是否生硬。由于学生此前接触到
的“感叹号”作为句末符号的句型,表达赞美
等语气的偏多,含有生硬等语气的偏少,所以
学生在练读、感受过程中可能存在偏误。
重难点的突破
为此,当学生在演练时发生偏误,老师要及时示
范,并且请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动作等方面,
用问题做引导:道歉应该是这副模样吗?最后老
师小结:说话语气不要太生硬,温和一些,别人
也会舒服一些。
重难点的突破
(2)情境中感受第二组句子,体会请求、商量时
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效果  
延续情境:走廊上,你正打算继续往前走,可
是食堂阿姨挡住了你的路,你该怎么和阿姨
说呢?
  出示第二组句子,请同桌之间选择、练
说、感受;接着邀请同桌上台展示。
重难点的突破
若学生选择右侧句子,老师可以面向全班,问
问有没有同学选择左侧句子,接着引导大家发
现两句的不同,同时联系二上口语交际《商
量》,小结:商量事情时,有礼貌,用商量的
语气。
重难点的突破
若学生选择左侧句子,接着找同学上台展示第
二句,继而总结:商量时,不命令,多用商量
的语气。
重难点的突破
(3)情境中小结
  师生合作,串联两个小情境,合成一个大
情境。
  师导:你不小心撞到了同学,于是你不好
意思地跟同学说——
  食堂阿姨挡住了你的路,你用商量的语气
跟阿姨说——
  巩固强化,读中体悟使用恰当的语气带来
的效果。
重难点的突破
2.任务驱动,情境实践
  本课提供了三个具体的交际情境。第一个
情境与第一、二组句子对应,既指向“解释”
又指向“商量”;第二个情境与第一组句子对
应,属于“道歉、解释”式交际;第三个情境延
伸至“提醒、劝阻”式交际。
重难点的突破
(1)实践 “请求、商量”时要使用的语气
  在此情境中,交际主人公“你”处于矛盾
之中,既要说服妈妈不报钢琴班,又要说服妈
妈报画画班,有理有据才更能达成交际目的。
所以在实践时,可以分层次突破,先突破“商
量的语气”,再突破“说服的理由”。
重难点的突破
书上的案例提到了“兴趣班”这个离同学们生
活很近的话题,但是“画画”“弹钢琴”这两
个兴趣班并不一定是关涉每个孩子的。所以在
教学时,建议将其作为一个引子,先问问:如
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学生运用到商量的语气
即可。再引到同学们身上来,老师顺势而导进
行采访:你们遇到过同样的情形吗?……通过
创设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的突破
接着小组练说,说说自己的情形和说服爸爸
妈妈的方法。继而,师生进行演练。关注学
生是否运用商量的语气,是否将原因说清。
这个时候老师扮演的“爸爸”/“妈妈”,可以
小设障碍、罗列理由,考验学生是否在理亏
时仍能保持商量的语气。
重难点的突破
最后,老师小结:和爸爸妈妈意见不一致时,
要有耐心,用真诚的态度和商量的语气,把想
法说清楚。
重难点的突破
(2)实践 “道歉、解释”时要使用的语气
  第二个情境非常日常,且关涉师生,可以
先请学生想一想平时自己是怎么做的或者看到
别的同学是怎么做的,然后直接进行师生对话。
重难点的突破
同时为了将口语交际指向生活的实际运用,要
避免一些学生受经验束缚导致只会迁移别人的
说法、而失去自己生活体验的真实性。这个情
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首次迟到、迟到多次。
重难点的突破
面对首次迟到的同学,只要学生语气真诚、说
明了原因即可,要是能更进一步表达不会迟到
的决心就更好了!面对迟到多次的同学,师生还
可以一起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老师总结
:道歉时,态度真诚,语气不生硬,才能取得
别人的谅解。
重难点的突破
(3)拓展“提醒、劝阻”时要使用的语气
情境三不与案例有直接关联,但是又巧含案例
中“解释”与“请求”两个方面,并且贴近学
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同时,情境发生在学生
与学生之间,适合生生交际。老师可以放手让
学生自主尝试围绕话题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大
胆表达。老师用现场生成的交际案例,通过评
价语引导学生的交际实践,不漏痕迹地渗透本
次口语交际的要点——注意说话的语气。
重难点的突破
这个情境可能出现很多种情况,但不论是哪种
情况,交际双方的同学都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老师可以在每组学生展示完之后,通过采访“被
提醒”的学生的感受,来引导学生评价,让台
上台下的学生明确怎么做更好。同时老师也可
以通过评价来总结此情境中具体的交际方法,
提醒台上台下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