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场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纯真的,你们正经历着美好的时期。今天我们要来跟着诗人一起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了解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提前想象一千多年前的儿童生活的场景。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理解题意:稚子弄冰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弄冰:玩弄冰块
稚子弄冰:幼稚的孩子把冰当玩具玩耍
2.解作者。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3.朗读古诗,划分节奏。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了解本文的作者,学会尝试给本诗分段,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金盆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整句诗意:清晨,儿童将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彩色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玉磬(qìnɡ):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整句诗意: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敲成玉磬传林响,忽作玻璃碎声。”通过对冰掉地上的声音描写,写出了儿童沮丧失望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翻译本诗,了解诗文的大意,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情感心情
四、结构梳理
以色彩、形态、声音、动作、器物五方面,将诗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喜有忧,孩子们以冰作钲,自得其乐,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快乐和童趣盎然。
五、主题思想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出了清晨儿童以冰玩耍的场景,表现了孩子的自得其乐和天真烂漫。
六、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