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考点方法突破
*
基 础 知 识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一、考点分析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及其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彩。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中考中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有误或无误的一项。
*
二、方法讲解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有:
1.褒贬不分,感彩混淆。成语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感彩,或贬义,或褒义。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选择感彩鲜明的成语,不能混淆其界限,否则就会犯感彩不当的错误。例如: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是贬义词。
*
2.张冠李戴,使用对象错误。有一些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们的适用对象。例如,第8课“基础达标”第3题D选项:元旦晚会上,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来形容师生之间的乐趣。
3.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以致主观臆断,望文生义。例如: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令人满意,而命题者将其设计为“强人所难”之义,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故错误。
*
4.不合逻辑。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等不符合语法或逻辑的现象。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而句中是“一位”,“莘莘”用在此处不合逻辑。
5.表意重复。成语表意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如: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一味追求时髦,哗众取宠,那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语义重复。
*
除上述类型之外,还有轻重不适、范围不清、搭配不当等,也是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认识成语误用试题的常见类型,才能对症下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阅 读 理 解
小 说
一、考点分析
小说阅读是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着重围绕其体裁特点进行,通常从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物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二、方法讲解
1.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扣住故事的情节,结合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描写进行客观分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反映作品主题。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如有关人物的对话、事件的叙述、场景的描绘等,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③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等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
人物形象的作用: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②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③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作线索、揭示主题等作用。
揣摩人物形象大致包括四种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④判断小说的主人公并阐述判断依据。
*
解题思路:(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其次是关注人物描写中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句。
(2)通过分析情节设置、环境描写等补充人物性格。
(3)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答题模式:××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
(4)主人公判断误区:①第一人称未必是主人公;②着墨多的人物未必是主人公;③焦点人物不一定是主人公;④反面人物也可以是主人公。
*
例如,第8课“能力达标”第6题第(4)小题: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从田二的角度看,小说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从谢芳的角度看,小说中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所以两人都可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
*
2.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因此,在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依照一定的线索,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总结。另外,要知道无论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感受人物性格的过程,也是理解小说主题的过程。
*
中考在考查这个知识点时,大致有以下几个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答题模式:人(主要人物)+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答题模式:人物+事件。如第5课“能力达标”第7题第(1)小题: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4)根据小说内容给小说拟题。解题方法:①归纳主要事件拟题;②根据文章主题拟题;③用能体现主旨的词语或句子拟题;④参考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拟题等。
*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文中重要语句的几个判别标准:①从内容上说,指情感复杂、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②从主旨上说,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主旨句;③从结构上说,指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④从表述上说,指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在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时,首先要把握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作者的思想脉络,然后把设题考查的句子归到相应的类别中。
*
分析时注意:①留心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②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③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理解把握。一般情况下只需从内容进行分析。如果赋分较高,也可以从艺术手法入手,具体解读重要语句的含义。
答题步骤:把握基本含义,吃透深层意义,联系内容和主旨,指出语句在文本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的作用。
*
答题模式:①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②概括内容,即该句子所叙述或描写的内容;③分析作用;④分析情感或主旨,即结合文章主题分析该句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例如,第5课“能力达标”第7题第(3)小题:赏析第?段画线句子。这个画线句是一个比喻句,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时,要把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联系起来。
*
4.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主要指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中考考查常以自然环境描写为主,其在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作用一般有:①渲染小说或悲或喜或热闹或冷清或紧张的气氛;②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或愉快或沮丧的心情;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社会环境;⑤为下文所写内容做铺垫。
*
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例如,第8课“能力达标”第6题第(2)小题②:请分析第⑧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此题要求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一环境描写表现了人物田二的内心情感变化,提示了故事情节,暗示了下文田二主动将瓜送回谢家园子的情节。
*
综 合 运 用
广告、宣传标语
一、考点分析
广告、宣传标语语言简洁,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可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因此,广告、宣传标语拟写是中考常考的考点,主要考查以下能力:
1.创设语言情境的能力:善于营造意境,做到扣人心弦;谙熟修辞运用技巧,做到生动形象;能运用灵活多变的句式,做到语言丰富多彩。
2.品析语言技巧的能力:能够依据语言运用的环境特色,品味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广告、宣传标语拟写题型主要有:评析、理解广告和宣传标语;创作、拟写广告和宣传标语。
*
二、方法讲解
1.活用修辞。①对偶。这类广告、宣传标语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感,便于记忆。②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③比喻。使表现对象形象生动。如:普通话——14亿颗心之间的桥梁。④设问。便于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义务献血)⑤反复。强调、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如:丽彤,丽彤,与众不同。(某洗发用品)⑥双关。增加表达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如:特步——非一般的感觉。(运动鞋)
*
2.仿拟熟语(成语、俗语、诗词、歌词、名言警句)。赋予表现对象新的意义,有利于迅速传播。如: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某温控冰箱)
3.巧用谐音。可以起到一见如故、见之生情的效果。如:骑乐无穷(某自行车广告);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4.拟写标准。①内容具体,指向明确:必须具体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混模糊。②简洁精练,朴素平易: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练。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力争做到内容醒目,便于记忆。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应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唤起人的潜在美德。
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
写 作 要 求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题目二: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三: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
写 作 指 导
题目一:1.审题。首先厘清故事内容,故事中斑鸠和猫头鹰的对话是关键,从它们的对话中可以推断二者的思路和观点。材料涉及猫头鹰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其实人也是这样,当我们不适应环境时应当首先找到不被环境接受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措施: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换一个环境。当改变不了环境时,不妨改变自己;若不想改变自己,就换一个环境;若换环境也不能解决问题,那只能改变自己。
2.立意。围绕上面的分析,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立意,确定主题。从猫头鹰的角度出发:只要换个环境,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从斑鸠的角度出发:只有努力改变自己,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第三个角度:猫头鹰尝试让人们接受并喜欢上它的叫声,通过改变环境获得发展空间。
*
题目二:1.完善立意。根据对第一题材料的分析,可以拟定如下标题:《适应环境》《与环境同行》《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干吗在一棵树上吊死》等。然后根据所选题目,确定主题,选材,组材。从拟定的题目可以看出,所选材料倾向于做人处世这个角度,要从“做人的标准、处世的原则”等方面创新立意。
2.文体与选材。写成议论文时,应围绕主题(论点)摆事实、讲道理,注意推理论述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写成记叙文时,应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身边的事例,通过叙写故事表现主题。
*
题目三:1.审题。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文章”,表明应写成记叙文。“山”既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山,从文题看,重点应放在“无形”的山上。无形的山,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可能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还可能是自身的胆小、自卑、怯懦等性格缺陷。翻过了这座“山”,就意味着战胜或解除了“山”给自己带来的阻挠、困惑,跨越了心中的障碍。应注意把“翻”的过程和“翻”过后的心理体验交代清楚。可按这样的思路布局全文:山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翻过的——翻过后的体验。其中“如何翻过的”作为重点,要详细地叙述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引起思想转变的触发点。这一触发点可能是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作或眼神,还可能是从一些事物或现象上得到的启发。刻画出心理的转变,也就突出了“翻过”这一重点。
*
2.立意。根据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①从自身角度立意,重点写自己如何突破自我;②从两人之间的关系立意,重点讲述两人如何消除隔膜,跨越“山峰”;③从宏观角度立意,比如一个团队如何战胜自我、突破自我等。
3.布局谋篇。从整体来看,这篇文章要写出“翻山”的寓意。所以,在写作时要做到“虚”与“实”的结合。可以在文中加强心理的细腻刻画、寓意的深刻剖析;也可以在文中引用名家言论、经典歌词、古代诗句等。另外,还应注意作文形式的创新,可以开篇用题记,结尾用后记,或采用小标题分部分的形式。
*
范 文 点 评
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我才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她对我的深深的爱。
——题记
青春像一条奔流而来的河,它带走了我儿时的稚气,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叛逆与任性。
不知怎的,我又和母亲闹起了别扭。年少气盛的我心里有万分委屈与不甘,不愿意理睬母亲。我们之间就好像隔了一座大山,抬头仰望,一眼望不到顶。那时,我以为这座山会一直矗立在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消失了。
*
冷战持续了一个上午。在一顿静得让人恐慌的午饭后,我要去上培训班了。因为去少年宫的路上有很多车辆来往,母亲坚持同往常一样陪着我一起去。
外面下着雨,豆大的雨点落在我们共用的一把雨伞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我和母亲蜷缩在这把小小的雨伞下,姑且得到了暂时的安宁。母亲下意识地把我往雨伞中央拢了拢。这时的我还在和母亲赌着气,自然不想和她靠得太近。眼前是瓢泼大雨,我却浑然不顾,一把推开母亲的手,冲进了雨里。
冰冷的雨滴打在我的身上,顿时使我清醒了许多。
*
“唉,快回来,别感冒了!”母亲焦急的声音从我的身后传来。雨水没有继续落在我的头上。我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那把小小的雨伞。“别犯傻了,乖乖在这里待着,不要淋雨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力气再推开母亲。或许不是没有力气,而是自己心里不想再这样做了。因为那时,我心里的委屈与不甘已慢慢淡去,温暖渐渐充盈了我的心。
终于到了。这条短短的路竟然这么漫长,走完它就好像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母亲轻轻地把伞收了起来。这时,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母亲的肩头已经湿了一大片,干、湿两边的颜色对比分明,是那么刺眼。
*
我的内心被狠狠地刺痛了,对母亲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霎时间,我发现,我已经翻过了那座山。那座一眼望不到顶的大山,竟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翻过了那座山,我看清楚了母亲对我的真真切切的爱。我沐浴在这爱里,让自己蜕去了叛逆与任性……
总评:本文以“翻过那座山”为喻,饱含深情地叙写了青春期的“我”与母亲闹矛盾,而母亲却无微不至地为“我”打伞,送“我”上学,最后“我”被母亲的爱深深感动的故事。全文以“我”起伏变化的心理活动贯穿始终,以题记开头,在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使主题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