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送东阳马生序
*
名 师 点 睛
(1)巩固本课重要的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虚词、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扩充文言词汇量。
(2)背诵并能够正确默写本课前两段。
(3)把握停顿节奏,提升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以练助学
*
(4)进一步结合内容理解和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5)联系自身学习情况,深入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6)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
宋濂在明洪武十一年(1378),即他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今属浙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入朝觐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这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勤奋学习。
*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创作主旨、创作经过,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即临别赠言,始于唐代,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赠序中的名篇有《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处士序》《送东阳马生序》等。
*
(1)生,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题目中“马生”的意思就是“姓马的后辈”,指马君则。
(2)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弱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其余年龄称谓还有: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花甲、耳顺之年(六十岁),从心、古稀之年(七十岁)。
(3)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
(4)博士,古为学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5)司业,古代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
*
*
(1)倒装句
①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今诸生于太学学”)
(2)省略句
①寓逆旅(“寓”后省略介词“于”)
②撰长书以为贽(“以”后省略代词“之”)
*
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
基 础 巩 固
*
*
*
*
D
*
C
A
*
7.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D
*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送东阳马生序》中“马生”的意思就是“姓马的后辈”,即文中的马君则。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B
*
9.填空。
(1)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弗之怠。
(2)__________,益慕圣贤之道。
(3)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卒获有所闻。
(5)【山东滨州中考】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久而乃和。
(6)今虽耄老,未有所成,__________________,而承天子之宠光,______________,日侍坐备顾问,____________________,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手指不可屈伸
既加冠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故余虽愚
以衾拥覆
犹幸预君子之列
缀公卿之后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
(7)【内蒙古包头中考】《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同舍生皆被绮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9)文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文中表明作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就不会觉得在吃穿方面不如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11)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3)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到客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
(4)【甘肃天水中考】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只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
(5)【甘肃天水中考】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6)【四川遂宁中考】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7)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
课 内 阅 读
1.《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嗜学
拓展提升
家贫
*
2.下列对文章第1、2自然段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苦等重重困难。
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第1自然段中“余立侍左右……则又请焉”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
C
*
3.【天津中考】下面对文章第3、4自然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3自然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B.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C.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C
*
4.【甘肃天水中考】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为何没有放弃?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宋濂心中有他认为最快乐的事情——读书、学习,而其他的都不在意。他以学为乐,学习中的苦自然就算不上什么了。
5.【甘肃天水中考】与当年作者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苦乐观。
优越条件:吃穿无忧;有国家、学校、家长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丰富;信息灵通;等等。苦乐观: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
拓 展 阅 读
6.【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B
*
“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一:相同。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示例二:不同。天石砚“形”的缺陷令苏轼遗憾,但他并不以“德”废“形”,他认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唯“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
7.【浙江杭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①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②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③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
无主后④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⑤,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⑥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⑦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⑧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释】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③蹙(cù):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
B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
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
(4)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
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父老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
*
综 合 运 用
8.【浙江湖州中考】疫情期间,一位同学线上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感佩之余,他觉得下面这副对联能概括宋濂其人,但他区分不出上下联。你认为上联和下联分别是哪一句?(填字母)
A.厚实养德世称贤
B.勤艰求学书为上
提示1:对联要求平仄相谐……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摘自《语文作业本》)
*
提示2:从上下联关系看,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串对,下联的内容往往是紧承上联而发的。
(摘自《名联鉴赏辞典》)
上联:______
下联:______
B
A
*
9.【陕西中考】请你参加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寻礼仪】下面的文段,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师生在校如何相处”的讨论。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会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发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示例一:师生相处时,学生应心存敬畏,就如宋濂遇到老师批评时,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 示例二:师生相处时,老师应尊重学生,尽量避免厉声训斥,态度温和则更易被学生接受。
*
(2)【活动二:寻文化】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下面的统计图,请给统计图拟写标题。(20字以内)
古诗文在各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或:各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在本年级占比统计图、各年级古诗文在本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