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说》内容、手法导图和理解性默写等
一、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
二、解题: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
三、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802年,作者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
“由魏、晋以下,人益(更加)不事(从师)师。今之世(指唐代),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当时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四、补充:
子贡尊师: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
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信: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一位名叫凯斯特的德国教师,在他对一年级小学生作的“开学致词”中,以毫不含糊的语言,铿锵有力地开言道:“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是传道的讲坛!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要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与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些。老师不是教官,更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假如他装着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宽恕他好了,但不要相信他!相反地,若是他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么你应当爱戴他,因为,老师不是魔术师,而是一个园丁。他可以扶育和培植你们,但成长全靠你们自己!”
?
五、原文:
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六、理解性默写试题: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1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1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
?
理解性默写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