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4 输血与血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13: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资料、挂图
学生准备
收集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在地震和车祸中受伤流血的场景。教师提问:你们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图片中的人受伤了;流血了;伤及动脉及大的静脉会很危险,要送医院;失血过多,在医院要输血。
教师:给伤者输血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学习来寻找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板书课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血量与输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探究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
人体的血量是多少?
人一次失血多少会有不适症状;失血多少会危及生命? 怎么办?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通过小组学习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血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探究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
1、谁发现血型?他是怎样发现的?
2、ABO血型有几种?
阅读,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安全输血
教师预设问题,安排学生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安全输血?
如果没有相同血型而又情况紧急时,怎么办?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教师:在学生完成“输血关系表”后,组织献血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教师扮演伤者,任选四名学生来献爱心献血,其他同学当裁判)。
成分输血是什么意思?
认真阅读
讨论、解决问题
参与游戏
借助教材,解释成分输血
了解输血原则;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并能及时检验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明确输全血与成分输血的区别
倡导无偿献血
小结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就教师的预设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献血会影响人的健康吗?
献血的意义?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献血?
展示不同阶层的人献爱心无偿献血
活动:引导学生为无偿献血事业画宣传画
教师小结
阅读、思考、交流及归纳。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结合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