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8 15: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学生既要明白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又要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正确计算,同时还要把计算的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计算的结果不能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形直观演示算理。
2.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蓝色部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情景创设、引导观察
,出示教材第89页情境图
(1)提问:观察了画面,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怎么得来的?
呢?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提问)
2.课件出示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1)板书
+
=
(2)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说出:要想求一共吃多少张饼?根据整数的加法的做法就应用加法。要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4)小结: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小组合作探究
+
=
(1)先独立思考,再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2)再利用分数的知识画一画、涂一涂或用准备好的学具同桌一组,拼一拼、数一数,互相说一说到底
+
等于多少呢?
(3)小组同学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参与。
(4)学生汇报
(5)课件演示明确:
+
=
=
=
1.情景创设、引导观察
,出示教材第89页情境图
(1)提问:观察了画面,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怎么得来的?
呢?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提问)
2.课件出示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1)板书
+
=
(2)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说出:要想求一共吃多少张饼?根据整数的加法的做法就应用加法。要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4)小结: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小组合作探究
+
=
(1)先独立思考,再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2)再利用分数的知识画一画、涂一涂或用准备好的学具同桌一组,拼一拼、数一数,互相说一说到底
+
等于多少呢?
(3)小组同学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参与。
(4)学生汇报
(5)课件演示明确:
+
=
=
=
,指出:

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
和1个
直接加起来,是4个
也就是

强调: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再次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列式:
-
=
小结: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利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转化,探究结果
课件出示
-
=
=
=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道算式,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指出:

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
和1个
直接加起来,是4个
也就是

强调: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再次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列式:
-
=
小结: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利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转化,探究结果
课件出示
-
=
=
=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道算式,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你来当法官
+
=
+
=
=
-
=
=
2.巩固练习。
2.列式计算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第1、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