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2011年12月9日上午10:25-11:45
一 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细胞只是单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我们身体由几亿个细胞构成,但单个细胞不能完成一项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单位,但不是功能单位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我们复杂的生命活动是由器官或系统完成,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器官或系统
2.一粒玉米种子属于生命系统中的
A.组织层次 B.器官层次 C.系统层次 D.个体层次
3.参加考试遇到试卷上的难题,在同学苦思冥想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A.心脏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4.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中,最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有的病毒有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囊膜
5.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核仁、染色体都与真核细胞相同
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
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与遗传代谢相关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所以能光合作用,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6.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藻、大肠杆菌
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21世纪教育网
7.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
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8.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子必需的离子分别是
A.Ca2+、Mg2+ B.PO43—、K+ C.Mg2+、Fe2+ D.K+、I—
9.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核酸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
A. C B.H C.O D.N
10.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各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11.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是:蛋白质中有肽键,而肽键可以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那么下列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
B.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7个肽键
C.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为1和n
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13.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通过缩合而形成一条肽链,则此肽链中游离的羧基数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4.现有含水量为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储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仓库中,在储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B. n-2m C. n+m D.n-2m
16.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7.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18.构成DNA、RNA、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
C.C、H、O、N、P D.C、H、O、N、P、S
19. 下表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醋酸洋红 待测组织液呈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苏丹Ⅳ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20.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21.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各种生物中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描述正确的是
A T4噬菌体 B烟草叶肉细胞 C烟草花叶病毒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22.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A.1个DNA分子,2个RNA分子 B.3个DNA分子
C.2个DNA分子,1个RNA分子 D.3个RNA分子
23.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C.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必为脱氧核糖
D.幽门螺旋杆菌体内含有的化合物m为4种
24.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4种
B.蓝藻遗传物质是B,但不存在染色体中
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不相同,B则相同
25. 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元素的是
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酪氨酸 C.脂肪 D.叶绿素
26.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27.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磷脂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它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的作用
28.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①~⑤:维生素、蛋白质、激素、脂质、酶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29.某人经常抽搐,医生建议他补充某种矿质元素,但他补充了富含该元素的药剂后,病情并没有缓解,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药剂为假冒伪劣产品 B.其体内缺乏维生素D
C.其体内缺乏胆固醇 D.其体内缺乏胰岛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编制麻袋用的麻,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糖类
B.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脂肪,它属于脂质
C.许多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酶都属于蛋白质
D.激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激素都是蛋白质
3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或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32.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如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33.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会有少量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34.分析一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酸,葡萄糖,磷脂,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此组织最可能来自
A.蜻蜓 B.草履虫 C.黄瓜 D.病毒
35.运动会期间,某参赛同学午餐吃了青椒炒肉丝和油饼,饭后吃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2小时后,在他的血液中不可能被发现的是
A.果糖和葡萄糖 B.纤维素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脂肪酸
36.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628,由此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和氨基酸个数依次为
A.1和44 B.1和55 C.2和44 D.1和51
37.北京一位19岁女孩死于H5N1型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属RNA病毒,在其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多种蛋白其中关键蛋白有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两种。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DNA病毒比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通过判断碱基种类,确定碱基比例可以确定病毒遗传物质的类型
D.组成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核苷酸有8种,但组成其核苷酸的碱基仅有5种
38.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学物 组成元素
甲 C、H、O
乙 C、H、O、N、P
丙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S
丁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39.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但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 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40.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C H O N P S
生物甲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生物乙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根据上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二.非选题(共50分)
41.(5分)根据颜色反应的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化学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淀粉 碘液
脂肪 橘黄色
DNA 绿色
RNA 红色
葡萄糖 砖红色沉淀
42.(9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单体组成,有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
(3)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4)肉毒类毒素可用 试剂鉴定,反应颜色为 。
43. (12分)右图为DNA分子结构图,据图回答:
(1)指出下列各部分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_
(2)RNA的含氮碱基有__________。
(3)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4)DNA是_________________的携带者,不同个体DNA的_____________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44.(10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___,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d和______、________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45.(14分)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几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1世纪教育网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 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实验步骤:
a.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成甲、乙两组;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结果及结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月考答题卷
二.非选题(共50分)
41.(5分)①_______ ② ________ ③________ ④ _______ ⑤
42.(9分)
(1) (2)______
(3) (4)
43.(12分)
(1) 1_________ _ 2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
(2) (3) (4)
44.(10分)
(1)
(2) (3)
(4)
45.(14分)21世纪教育网
(1)
(2)
(3)实验步骤:
b
c
d
(4)预测结果及结论: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C B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C C C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21世纪教育网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C C A D B B D21世纪教育网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D B C B D C B A B
二.非选题(共50分)
41.(5分)①蓝色 ②苏丹III ③甲基绿 ④吡罗红 ⑤ 斐林试剂
42.(9分)
(1)蛋白质 (2)5 4 4 (3)2 2 (4) 双缩脲 紫色
43.(12分)
(1)1-磷酸 2-脱氧核糖 3-胞嘧啶
4-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腺嘌呤 6-鸟嘌呤 7-胸腺嘧啶
(2)AGCU (3)细胞核 细胞质 (4)遗传信息 脱氧核苷酸
44.(10分)
(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2)氨基酸 mn-18(n-2)
(3) 4 含氮碱基 (4)雄性激素 胆固醇 维生素D
45.(14分)
(1)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2)自身不含海藻糖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3)b.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c.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 ℃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d.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a.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b.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A
B
C
图1
图2
65%
18%
10%
a
b
c
含量
元素
图 6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