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7 20: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21年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冬季的东北雪景
四季如春的海南风光
夜幕下的上海夜景
沙漠中的绿洲
民族
人口
交通
食物
河流
地势
民居
工业
农业
土地
降水
气温
语言
戏剧
节日
经济
农作物
耕地
海口
武汉
哈尔滨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
01
Natural differences
自然差异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降水
广州城区湿地公园
甘肃省某地自然景色
吐鲁番盆地内的火焰山
中国三大阶梯分布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
四川盆地
海拔1000-2000米
第三阶梯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地势
-农业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部以种植业为主
西牧东耕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南水田 北旱地
-耕地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作物分布
-粮食作物
南水稻 北小麦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作物分布
南油菜 北大豆
-油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作物分布
南甘蔗 北甜菜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作物分布
-人口
东多西少(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
-交通
东多西少(东部交通网密集,西部交通网稀疏)
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经济
东部发展水平高,西少部发展水平低
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活动: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差异
地区差异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冬季河流 有无结冰期 河流流量 主要
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低于0℃
高于0℃
小于800mm
大于800mm
平原
高原
平原
高原
丘陵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地区差异 农田类型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交通 民居特点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人文差异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为主
水稻为主
大豆
油菜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路陆
水路
屋顶坡度小
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较高
(1)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秦岭-淮河一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6)秦岭-淮河一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7)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秦岭-淮河一线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
(9)秦岭-淮河一线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划分依据
区域名称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A是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界线A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 。
西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A
400mm
北方
西北
400
降水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是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界线B大致经过 一线;
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和 等温线一致;
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 。




南方地区
B
B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800mm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0℃
南方
北方
秦岭-淮河
800
1月0℃
气候(气温和降水)
界线C是 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
界线C大致与 分界线一致;
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 。
西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三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C
青藏
第一、第二级阶梯
地势和地形
A
B
C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基本特征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
北方地区
( )
南方地区( )

一、


阶梯


线


-



线
400
mm





线
北方地区的 土地和 土地,是重要的 农作区;
南方地区的 土地,是重要的 农作区;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干旱
高寒
湿热
差异显著


旱地
水田

干旱
高寒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气温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 。
3.底性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 分布,逐级下降。
4.人类活动差异:我国农业西 东 、南 北 ;
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表现为东 西 ;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
5.秦-淮河以北地区的人文特点:农田多为 、以种植 、大豆等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5.秦-淮河以南地区的人文特点:农田多为 、以种植 、油菜等为主,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 地理和 地理的的特点进行划分。
2.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降低

阶梯状








旱地
小麦
水田
水稻
自然
人文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课堂小结
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字母表示的四大区域名称是:
A 、B 、C 、D 。
2.在A B C D四大区域中:
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
牧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
3.A地区和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
也是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也是 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和 带的分界线;
又是干湿地区中,又是湿润区和 区的分界线等。
4.地跨ABCD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
北方
西北
青藏
秦岭-淮河
0℃
800mm
亚热
半湿润
甘肃
课堂练习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