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8.2.2应用举例
本课学习目标:
1.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能根据已知和所求灵活选择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解决问题.
一、复习回顾
1.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注:已知两元素 (必有一边) 求其余未知元素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A
C
B
a
b
c
(1) 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2) 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A+ ∠ B= 90?;
(3) 边角之间的关系:
tanA=
sinA=
a
c
cosA=
b
c
a
b
二、新知讲解
例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地球表面343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P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 结果取整数)?
O
F
P
Q
最远点
FQ是☉O的切线,∠FQO为直角
已知
已知
F
Q
O
二、新知讲解
解:设∠FOQ= α ,∵FQ是☉O的切线,
∴△FOQ是直角三角形.
答:当组合体在P点正上方时,从中观测地球表面时的最远点距离P点约2 051 km.
例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地球表面343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P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 结果取整数)?
F
Q
O
二、新知讲解
例2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是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是俯角,因此,在图中,a=30°,β=60°.
分析:Rt△ABD中,a =30°,AD=120,所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即求出这栋楼的高度.
所求
已知
A
B
C
α
β
解:如图,a = 30°,β= 60°, AD=120.
答:这栋楼高约为277 m.
D
例3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80 n mile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距离灯塔P有多远(结果取整数)?
二、新知讲解
65°
34°
P
B
C
A
30°
45°
B
O
A
东
西
北
南
北偏东30°
南偏西45°
西南方向
解:如图 ,在Rt△APC中,
=80×cos25°
≈72.505.
在Rt△BPC中,
65°
34°
P
B
C
A
答:当海轮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 方向时,
它距离灯塔P大约130 n mile.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1.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2. 根据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意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 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 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三、归纳小结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h
1. 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 α .
2. 坡度 (或坡比)
坡度通常写成 1∶m的形式,如i=1∶3.
如图所示,坡面的铅垂高度 (h) 和水
平宽度 (l) 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 (或坡比),记作i, 即 i = h : l .
坡面
水平面
α
l
i= h : l
四、练习巩固
解:(1)斜坡AB的坡度i = tanα = 1 : 1.5= ,
斜坡CD的坡度i = tanβ = 1 : 3,
(2)在Rt△ABF中,
故斜坡AB的长约为10.8m.
故斜坡CD的坡角 为 .
由计算器可算得 .
故斜坡AB的坡角 为 .
五、课堂小结
1.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三道例题分别
展示了在测量、建筑、航海等方面的应用;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借助图形,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数形结合很重要;
3. 本节课涉及到仰角、俯角、方位角、坡度等问题,基本概念要
清楚;
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学们
答题时注意:格式要规范,计算要准确.
1.P76 练习第1题,第2题;
2.P84 复习题第8题.
六、课后作业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