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7 22:35:01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歌剧《白毛女》剧照
导入新课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2、认识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2、土地改革区域、起止时间?
3、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法律依据?
4、土地改革的根本任务(内容)?根本目的?
5、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步骤)?
6、土地改革结果?
7、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阅读p13-p15,根据自学提示在书上勾画,时间5分钟
??????????????????????????????????????????????????????????????????????????????????????????????????????????????????????????????????????????????????????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土地改革背景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地主
农民
当时农村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直接原因)
知识展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2、区域:
3、开始的标志:
(法律依据)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新解放区
起止时间:
1950年-1952
年底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
、土地改革的根本任务(内容)?根本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5、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步骤)?

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②
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6、土地改革的结果?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改纪念邮票
土地改革-烧地契.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思考:土地改革法颁布后,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有
劳动成果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思考讨论1:
知识展示二: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政治上: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上: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思考讨论2: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下面材料体现土地改革的什么意义?
思考讨论2:
下面材料体现土地改革的什么意义?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思考讨论2:
根据下面图表分析土改对新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公斤)
比1949年增长
1949
1132
1951
1436
26.9%
1952
1639
44.8%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思考讨论2:
下面材料体现土地改革的什么意义?
材料四:“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土地改革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时间:
1950-1952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
1952年底,基本完成
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特点: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
中立富农
新解放区
课堂小结
原因:
开始标志:
1950-1952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地区: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2、土地改革区域、起止时间?
3、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

5、土地改革结果、历史意义?
巩固记忆
随堂练习
1.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三农”问题也是我国一直关注的焦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惠农政策,它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免除农业税
B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国家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D
4、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
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
的直接原因是(

c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
必做: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2、土地改革区域、起止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

选做:
4、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当堂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