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7 22:37:39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左图为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吗?让我们一起到本课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
第5课
三大改造
1、了解三大改造。
2、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学习目标
一、农业、手工业化
1、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时间、方式、目的、三个阶段、结果?
2、手工业合作化的方式、结果?
二、公私合营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起止时间、方式、创新政策及意义?
2、三大改造的意义?
自主学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
阅读材料,想一想为什么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195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领导农民走大家富裕的道路》,社论列举了河南的辉县、延津、济源等县16个村庄全部3753户农户中就有185户出卖土地,其中因婚丧病祸生活困难而丧失土地者占一半以上。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农业合作化
1、时间:
2、形式:
3、目的:
4、三个阶段:
5、结果:
知识展示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二)手工业合作化
1、方式:
2、结果: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思考讨论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对农业和农民是利还是弊?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
兴修水利工程
生产合作社使用大型耕作工具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思考: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对农业和农民是利还是弊?
利。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思考讨论1:
新中国初期,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但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公私合营背景
1954年--1956年底
赎买政策
1956年底完成
知识展示二:公私合营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目的:
2.起止时间:
3.创新政策:及意义:
4.结果: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什么是公私合营?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
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经公私合营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
1、结果:
2、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展示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局限性
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读材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讨论2:
封建社会
1840年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
新民主
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1956年
快速阅读材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材料一: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二: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出现大量屠宰牲畜的现象,有的省估计至少杀了三十万头,有的省估计耕畜减少百分之二十。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
工商

1.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内容?
2.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结果?
3.三大改造的意义?
4.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巩固记忆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年—1956年
B.1949年—1956年
C.1949年—1953年
D.1953年—1957年
随堂训练
B
A
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农业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采取赎买的政策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4.“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
96.3%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公私合营
C
B
必做:
1.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内容?
2.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结果?
选做:
3.三大改造的意义?
当堂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