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7 21: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课题
9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简述靖康之变的时间及主要人物?
请分析岳飞被害的原因。
你是怎样看待宋金议和的?
导入新课
这是一幅宋代生活图,由此,你能想到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吗?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明白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3.探究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出示北宋人口示意图:
思考:(1)想一想,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总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谚语称:苏湖(常)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的特点及主要产品?
教师总结:在南方有很大发展
例如棉花: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南宋后期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出示宋代经济分布图,如下: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教师总结: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出示编织业图示如下: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请介绍黄道婆的事迹。
教师概况: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出示景德镇瓷器图片,如下:
思考:请简述北宋瓷器的发展概况。
教师总结: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出示南宋造船业图片,如下:
交流:请简述南宋造船业发展情况。
教师提示如: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
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出示清明上河图:
思考:(1)请列举商业都市的发展情况。
(2)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总结:?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请简述集市与市镇的兴盛情况。
教师总结: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出示货郞图如下:
(1)想一想,南方商业繁荣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教师提示: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介绍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教师总结: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请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情况。
教师总结: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
②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试说说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表现及结束。
材料分析: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思考:(1)阅读上述三则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同学认真读图,分析并回答如: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南
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分析图表,举手汇报如: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学生欣赏图片,畅谈感想,如: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学生介绍: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
学生简述如: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学生举手汇报如: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学生欣赏图,并尝试介绍,如:东京(开封)、临安(杭州)……
学生归纳总结,
如: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学生欣赏图片,举手介绍,如: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是当时世界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学生列举如:唐朝中期开始
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尝试回答如: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重视、扶持……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通过人口示意图,使历史情境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此环节以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南方农业发展情况,能够加深印象。
此处通过图片欣赏,引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形象直观的图示,旨在使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此环节仍是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借助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使学生更有兴趣进行知识的探究与理解。
以点带面,由货郞图,引出南方商业的繁荣发展情况及以有利条件。
三则材料同时出现,使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及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结果。
即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复习巩固
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
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3.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②宋朝的皇帝实行“戒奢从简”的政策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了解了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同时也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