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渡荆门送别李白一、作者简介
二、写作背景
三、朗读全诗
四、思考问题,并回答。
五、深入探究。
六、总结全诗
七、课外拓展
八、布置作业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朗读文章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远云生:怜故乡水乘船远行云彩兴起爱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思考问题,并回答:1、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2、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3、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5、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7、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怎样理解“送别”?诗句解释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从远荆门山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国漫游。 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2、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3、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4、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5、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描绘明月映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对偶。7、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8、怎样理解“送别”? 对“送别”的不同理解:一是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深入探究1、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深入探究 3、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远景俯视仰视渡荆门送别近景叙事抒情绘景拟人对偶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月云由景及情,留恋故乡总结全诗课外拓展阅读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写送别的景致和送别之事。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送友人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