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1 10:15: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
1.学习并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和提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从这些自然中,你读出了……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作者简介
【事理说明文】
定义: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文体介绍








孕育:
翩然: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zài
qiáo
méng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动作轻快的样子。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认字识词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整体感知
2.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深度探究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1)纬度;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4)古今的差异。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
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空间
时间
逻辑顺序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经度差异
纬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逻辑顺序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总结
为了将几个因素说明清楚,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七自然段
第十自然段
第九自然段
第八自然段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说明方法
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提示: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
举两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想当然,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才能使人确信无疑。
一、准确,严谨
1.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3.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如:

外:
文中的确数,确切的例子,例子间的比较等也体现了上面的特点。
写作鉴赏
二、准确、生动、典雅
“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全文概括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拓展延伸
古代农谚选粹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