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桥堍( ) 驱遣( ) gǒu( )安
jū( )泥 海xiào( ) 歌yáo( )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6分)
tù
qiǎn
苟
拘
啸
谣
3.(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他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
B.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定程度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缓解了就业压力。
C.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绿色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D.世卫组织指出:面对庞大的确诊感染,越早研发出安全可靠的疫苗,对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越有利。
【解析】A.成分残缺,在“直到”后面加上“这本书”。B.语序不当。改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D.成分残缺。可在“感染”后面加“人群”。故选C。
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
②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
③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④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
⑤这是一种再创造
⑥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A.⑤⑥①③②④ B.②⑤⑥①③④
C.⑤⑥④②①③ D.②⑤④⑥①③
D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8分)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chèn( )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 )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qiǎn( )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________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 )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________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衬
kuàng
遣
chàng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显现 领悟 B.出现 领会
C.显现 领会 D.出现 领悟
3.“旷远”中“旷”的意思是( )(2分)
A.空而宽阔 B.心境开阔
C.耽误;荒废 D.长久
C
A
4.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6分)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亲切的问候。
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4分)
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染绿了草,碧绿了树。几只燕子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开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
如何欣赏音乐?(贵阳中考)
艾伦·科普兰
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听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来听音乐的:感官层次,表达层次,纯音乐层次。我把这个过程机械地拆分开来,这唯一的好处是便于分析。
听音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觉得好听,这是感官层次。音乐有一种强大而原始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人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此刻你正读着这篇文章,如果有人在钢琴上轻轻弹奏一曲,房间里的氛围会顿时不一样。在这个层次听音乐,就只是听而已,不用任何思考,一边听着音
乐,一边做着其他事情,对于音乐完全可以心不在焉。不少自认为合格的音乐爱好者沉溺于这个层次。然而,音乐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它诉诸感官的愉悦程度。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听音乐的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表达层次。不过,这可是个难题:要用语言来解释某一音乐作品表达的含义,准确无误,还要让每个人都满意,只有老天爷才知道这有多困难。但是,我们谁都不能否认音乐具有“表达”的力量,每个音符背后都有某种意义,作品总有想要言说的内容。这就是下面简单的问答:
“音乐有意义吗?”
“当然有。”
“你能用语言把这个意义说清楚吗?”
“不能。”
人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不会满意,他们总希望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意义:如果音乐能让听者的联想越熟悉、越明确,比如,一列火车、一场暴风雨、一个曼妙的舞姿……对他们来说,这样的音乐就越富有表现力。一位胆怯的女士曾向我坦陈,她担心自己的音乐欣赏力有严重缺陷,原因在于她听音乐的时候没法联想起某种明确的事物。这当然是把重点搞错了。
要我说,一首乐曲无法变成简单而明确的解释或联想,它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会引发不同的感受:或安详宁静或朝气蓬勃;或懊悔不迭或心满意足;或暴怒或喜悦……它可以用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来表达人类最微妙的情绪和感受,甚至传递任何语言都无法言说的意义。假定你很幸运,能用很多词汇来确切地描述你“听懂”的某一音乐,而且你很得意于自己的描述。但这并不能保证别人会满意,别人也不需要满意。重要的是,每个人对同一首乐曲的理解会不同。就连经典作品,每次重新听的时候,你的感受很可能也会不同。
我的意思是说,音乐的确可以表达某种意义,但欣赏音乐不是喋喋不休的解释。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能体验音乐本身的魅力,这是最重要的。
听音乐,能够________,这就到了第三个层次,纯音乐的层次。的确,除了令人愉快的乐音和所能表达的意义之外,音乐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中。一般来说,普通听众不太能达到这个层次,当然,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也在于此。但他们的误区在于,经常全神贯注地陷入琶音①和断奏②,以至于忽略了乐曲更为深刻的层面。我觉得,提高对乐曲的理解比克服纯音乐层次的坏习惯更为重要。不过,如果人们能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能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脉络,能听出旋律、节奏等要素,就会在纯音乐的层次上慢慢听出门道,这对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最后,我再重申一遍,为了便于分析,才把欣赏音乐分成三个层次。实际上,人们不会只在某个单一层面上听音乐,而是各个层面相互联接、相互融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听众在同一时刻既能进入音乐也能超脱音乐,既能欣赏音乐也能品评音乐。只有当你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去听,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欣赏音乐。
可是,读再多这样的文字也无法代替音乐本身带给你的体验。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多听,要广泛涉猎,对经典作品反复听,听莫扎特,听巴赫,听贝多芬,听斯特拉文斯基③等等。我想,不仅音乐,每一种艺术的欣赏都应如此吧。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琶音:一种专门的音乐技巧。②断奏:钢琴的基本弹奏法之一。③莫扎特、巴赫、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都是著名的音乐家。
5.下列对标题的回答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听音乐不能只沉溺在音乐带来感官愉悦这个层次。
B.听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能产生明确而熟悉的联想。
C.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是最重要的。
D.懂得一些音乐的专业知识对深入理解音乐有好处。
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由原文第9段“要我说,一首乐曲无法变成简单而明确的解释或联想”可知,B项不符合作者原意。
6.下列选项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来欣赏音乐
B.有意识克服从琶音、断奏听音乐的误区
C.听懂音乐曲式的原理和作家的思想脉络
D.知道旋律、节奏等要素不一样的表现力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要选择的是段落的中心句。从本段的“纯音乐的层次”“音乐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中”等语句可知,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来欣赏音乐”,故选A项。
7.文章末段谈到“每一种艺术的欣赏都应如此”。请根据此段内容,就“如何欣赏艺术”这个话题,用下面句式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合理。(3分)
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而不是……。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
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广泛接触艺术作品,而不是只读理论文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
8.下面是鲁迅《社戏》中与音乐有关的句子。请比较本文与该句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4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鲁迅《社戏》
本文论述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意在引导读者学会欣赏音乐;《社戏》节选的句子描绘了“我”听横笛时的内心感受,意在表现月夜行船的美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