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理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最大的平原、最高的山脉、地形特点、气候类型)。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
5.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学习目标
日本
1.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一)位置
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日本
太
平
洋
(一)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海陆位置:
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一衣带水
东 海
日本东临太平洋,北临鄂霍次克海,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西南临东海。
思考:日本与哪些大洋和大洲相邻?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岛国
30°N~46°N
130°E~150°E
北温带
相对位置:
西与俄罗斯、中国、
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3.经纬度位置
(一)位置
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北海道岛
本州岛
本州岛面积最大
四国岛
九州岛
(二)领土组成
由四个大岛和周围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37.8万千米2,海岸线约3万千米
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首都东京
日本海岸线特点--曲折--多优良港湾
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三)地形
日本地形特点
地形狭长
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目标2.根据地图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最大的平原、最高的山脉、地形特点、气候类型)。
山地丘陵广布
日本最高峰
--富士山
沿海平原狭小
日本最大平原
--关东平原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日本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具有海洋性特征
(四)气候
目标2.根据地图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最大的平原、最高的山脉、地形特点、气候类型)。
地震之国
火山之国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岛新燃岳火山持续喷发。受大量喷发的火山灰影响,当地航班大量延误,部分道路禁止车辆通行,蔬菜减产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火山分布地区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
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还可以用来作为科研基地
火山灰还是肥沃的土壤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探秘多火山地震原因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日本
日本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日本传统的民居采取的建筑材料质地较轻,可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日本经常进行防震演习,小学生、幼儿园学生也要参与。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P16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国作为多地震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目标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防震方面的相关知识。
日本的主要防震措施:1.房屋设计有严格的抗震标准,采取的建筑材料质地较轻;2.开展全民防震教育,定期开展避难演习;3.使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来临前10秒发出警报;4.配备防震应急箱。
我国应向日本学习:1.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2.加强防震教育;3.提升民众自救能力;4.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