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地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 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第3题。
3.下列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009年5月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0余位特邀外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7位代表齐聚安徽省淮北市,召开“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共同商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生态发展之路。据此回答4-5题。
4.淮北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淮北城市转型的原因( )
A.土地大面积沉陷 B.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C.资源日趋枯竭 D.交通日趋拥堵
5.下列适宜淮北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做法是( )
A.填平沉陷区,并建设城市绿地公园
B.大力勘探其他的资源,弥补煤炭的不足
C.利用沉陷区开发城市湿地,建设水乡生态城市
D.改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6-7题。
6.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7.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③城市为( )
A.上海 B.伦敦 C.旧金山 D.名古屋
9.图中地形特点 ( )
A.海岸线平直 B.以平原为主
C.地壳稳定 D.以山地、丘陵为主
10.1月份时图中 ( )
A.①比③降水多 B.②比①降水多
C.③比①降水多 D.①地多见热带气旋
读东南亚地图,回答11-13题。
11.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
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12.下列城市是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首都又位于大河三角洲的有( )
A.万象 B.曼谷 C.金边 D.雅加达
13.北回归线穿过的东南亚国家是( )
A.越南 B.老挝 C.缅甸 D.柬埔寨
CHINDIA——一个由中国和印度国名英文拼写合成的新词在媒体迅速流行,这是一个寄托了两个大国人民和平合作理想的新词。回答14-15题。
14.印度的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举世闻名,若将我国的上海浦东打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其有利的条件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南高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6—180题。
16.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18.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C.c工业区 D.d工业区
19.下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A.a B.b C.c D.d
20.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右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23.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美国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资源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都”。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24~26题。
24.和匹兹堡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25.山西比匹兹堡欠缺的发展条件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26.为尽快促使山西的区域发展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加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27~28题。
27.图示意漫画主要说明( )
A.井越深,水质越好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28.植被对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 )
A.水杉 B.胡杨 C.红树林 D.法国梧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下题。
29.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30.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同答以下问题:(9分)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3分)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1分)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3分)
32.读图8,回答问题:(共12分)
(1)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 。(2分)
(2)从材料一看,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6分)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10CADDC ABDDA 11-20DBCBB DDCBA 21-30DADAC ACBAB
31.(8分)
(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2分)
(2)植被覆盖率较高 (1分)
(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2分)
(4)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 整体性(3分)
32.( 12分)
(1)香港、广州、深圳(3分)
(2)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2分)
(3)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2分)
(4)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5分)
33.(20分)
(1) 丹江口水库(2分)
(2)最大区别:中线调水可自流,东线调水在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中线方案其他有利因素:水质较好(6分)
(3)由于北方缺水期也是长江的枯水期,可先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把水蓄积起来,然后再调。(6分)
(4)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