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1 14: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虽有嘉肴
作品出处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因为这是对《仪礼》解释说明的文章选集,《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作品出处
课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旨( )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兑( )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jiā yáo
zhǐ
qiǎng
zhǎng
yuè
xiào
翻译课文
虽:
嘉:
肴:
弗:
食:
旨:
至道:
善:
即使。
虽 有至 道 ,弗 学 , 不知 其 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虽 有嘉 肴 ,弗 食 , 不知 其 旨也;
好,美。
用鱼、肉做的菜。
表否定,不。
吃,品尝。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益处。
翻译课文
是故:
困:
反:
强:
因此,所以。
知 困 ,然后 能自 强也。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也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学业的欠缺,然后就能自我反省(更加努力地学习)。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不倦地钻研)。
是故学 然后 知 不足,教 然后 知 困 。
知 不足,然后 能自 反也;
困惑,不明白。
反省,反思。
勉励。
翻译课文
故:
相:
长:
学:
学:
其:
谓:
因此,所以。
其 此 之 谓 乎?
故 曰:教 学 相 长 也。
《兑命》曰:“学 学 半。”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相互。
促进。
同“敩”,教导。
学习。
表推测,大概。
说,谈论。
文言积累
通假字
通"敩 ",教导
①学学半:
②《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
教然后知困(古义: 今义: )
教学相长也(古义: 今义: )
即使
虽然
甘美
意义
困惑
困难
促进
增长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
不知其旨也
它的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益处,好处。
文言积累
词类活用
1、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其谓之此乎?
文言积累
文言句式
精读细研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精读细研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类比 论证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以“嘉肴”喻“至道”,从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得文章通俗易懂,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类比论证: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精读细研
3.作者是如何论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 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不足
自反

知 困
自强
教学相长
精读细研
4、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引用论证。
引用《兑命》中的话,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使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引用论证:就是引经据典的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精读细研
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进一步加强论证,验证观点。
5、本文是怎样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首先是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然后从“学”与“教”两个方面加以论证,得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精读细研
6.“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两者是主从关系。
拓展延伸
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②“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1.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③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在教与学的实践里“知不足”,“知困”,不断提升自己,得到进步与发展。
拓展延伸
2.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荒废了最好的学习时间,即使勤奋刻苦,也很难成就大业。 (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拓展延伸
主旨归纳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艺术特色
结束语
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丝线。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别人分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少年时。少年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
虽有佳肴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自反
教→知 困→自强
—学学半,此之谓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