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5.地球 (课件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5.地球 (课件2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8 08: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5.地球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太阳
用灿烂的阳光,
描绘白天的画卷。
仰望苍穹的人啊,
从未停止过
对它们的
探寻与思索。
月亮
用柔和的月光,
讲述夜晚的故事。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盖天说是中国早期的宇宙模型,其合理部分为符合观察,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是大地的方和天空的圆之间如何结合。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超越了人眼所见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张衡的浑天说和现代宇宙观最接近,但是难以解释日月星辰的周期运动现象。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亚里士多德的推测是有依据的,解释也是合理的。


这样的编排实际上暗含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
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现象
实验材料
海面演示仪、小船、观察记录表等。
实验方法
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
实验注意点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同学们在做这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比较模型小船在平面上与曲面上航行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现象
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
实验交流
结论
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经过
麦哲伦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活动要求


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面小旗,并用棉线将小旗按航行路线连起来。
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行路线的主要停靠点。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结论
在地球仪上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后,你会发现:当取下连接小旗的棉线时,棉线呈环状。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再一次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明了浑天说、盖天说等等都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交流讨论
麦哲伦的航海路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地球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转动;自身不发光,并且质量足够大,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行星。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
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
是从太空拍摄的。


想一想,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能是森林或草原。
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在气球上粘贴陆地板块贴纸
比较蓝色气球和地球仪的相同之处。
活动要求
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这个蓝色气球上。
活动注意点
注意分清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一定要找到相应的位置。
比较一下地球上各个大陆的分布情况,并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要大得多,所有陆地面积加起来,也没有海洋的面积大。
在陆地面积当中,亚欧板块的面积是最大的,最小的是大洋洲板块的大陆面积。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并阅读有关地球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一些地球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