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匆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8 14: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匆匆
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的设计主要想借助品读《匆匆》一课中优美语句,让学生感悟不同的修辞手法的妙处,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主要构思是借助课文的语言美进行了解、学习,体会其作用;然后通过拓展性练习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目的:
1.体会优美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还是和《匆匆》这篇课文有关,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这节课我们来品读文中优美词句,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文章有一大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惋惜。文章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吧!
二、品读优美语句,体会优美之处
(一)品读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我们读了这句话不仅感受到很美,还体会到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逝去的日子不再回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形象化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它引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二)品读二: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的无奈。
(三)品读三: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表现了作者对时间不可控的无奈。排比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写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形象写出了时间匆匆流逝。
(四)品读四: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师: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把时间的匆匆流逝写得可见可闻,非常形象。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其中“伶伶俐俐”“跨”和“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本来时间的流动是看不见的,但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把时间写得形象可感。
(五)品读五: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这句比喻独特,联想新奇。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做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流逝形象化。青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我们的日子也就是这样悄然消失的。因而显得更宝贵、更值得珍惜。
(六)小结:刚才品读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它们的作用是使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三、小练笔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你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笔吧。
下面请同学们来选择一种修辞手法,以“时间”为主题来仿写一句话。
示例1: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欢笑声中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玩电脑时,日子从鼠标的移动中过去。
示例2:过去的日子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如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洋抹平了。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优美的语句会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老师希望今后能在你的习作中经常看到这样优美的语句哦!
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