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文体
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远看像张弓,近看卧水中,车从上面过,船在底下游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桥)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有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有闹市街头人来人往的天桥,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生自由说)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座桥,他就是隋朝李春设计并参与建设的一座桥,他叫赵州桥。
2、PPT出示:赵州桥,课题里的“赵”是我们需要记住和会写的字,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个字,我们怎样记住它呢?(预设:我们在百家姓中见过:赵姓)那我们记住了它,怎么把它写好呢?(预设:“赵”的“走”在写的时候第一横略比第二横短一些)师范写,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师生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完整,并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和纸的发明一样,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什么是说明文吗?(指名说)它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既然它是一篇说明文,那么我们我们就要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预设: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的时候想一想,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PPT出示出示生字、词语。
现在老师来考大家,PPT上的的词语你们都认识吗?请学生先自由读一读
指名读
师评价,引导:老师发现你们在读的时候有一个字读的特别的响亮“爪”
【Zhuǎ鸡爪, zhǎo 前爪 】 在课文当中指什么呀?对,指龙的脚。
生:齐读词语
这些字你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呢?
预设1:用生活识字来记住“省”和“县”,对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xxx省xxxx县。
预设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智慧”的“智”,知?日 这个日要写的扁一点。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课文写的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预设:一座世界闻名之桥、一座雄伟的桥、一座既坚固又美观的桥。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通过查字典理解的
通过这个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自豪。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听到你有一个词语读的特别好,“一千四百多年”,那“一千四百多年”距今是多久呢?(PPT出示隋朝至今的朝代)了解了时代的变迁,你们可以从这个词语当中体会到什么呢?
预设:体会到了它历史的悠久。
你们佩服造桥的人吗?请带着这种体会在读一读。
师评价:在你们的朗读声里,老师听到了你们的自豪和对李春的敬佩之情。
2、我们先来看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在哪里写到的呢?预设:课文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同桌合作一起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生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汇报: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你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出这座桥多长吗?老师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你们听一听,可以不?师:桥很长,很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预设:不可以。
师质疑:为什么不可以呢?
预设:去掉数字后就不准确,不具体了。
师总结:是啊,像这样用准确的数字表示出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事物的准确和具体,像这样的说明方法我们叫做列数字。你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把这些句子变一变吗?PPT出示:1、这棵树真高。2、这根绳子好长啊!3、这本书好厚!
师:这座桥并不长啊,为什么会感受到雄伟呢?
预设:因为这座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如果你现在站在桥上,你会发生什么样的感慨?(预设:赞美)请你带着这种感慨在读一遍。
3、赵州桥除了是世界闻名的桥、气势宏伟的桥,还是什么样的桥呢?
预设:它是一座坚固的桥。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呢?
预设:全部用石头砌成……还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样的设计,这么长的桥, 全部用石头砌成的,在没有挖掘机,没有吊车,没有现代工具的一千四百年前,他们是怎么建桥的?
预设:一块一块用肩膀背上去,扛上去的。
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敬佩)请你带着这种体会在读一遍。
在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见了气势宏伟的赵州桥,和人们背着石头建桥的场景。
作者用了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来称赞他,你们找到了吗?
预设:创举。
那你知道“创举”的意思吗?(指名说,师评价)PPT出示字典中对“创举”的解释,让学生大声的读一读。
4、这种创举有什么作用呢?请从课文中找一找。(生读课文,汇报)
老师发现你们有一组词语读的特别好,既.....又........这是一组关联词,他们表示什么关系呢?
预设:并列关系。
你能试着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话吗?(生练习说句子)
也就是说这种结构不仅仅使桥坚固,还节省了材料。请你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在读一下这句话。
课堂小结
据有关资料记载,赵州桥从建成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洪水和无数的地震,但他始终屹立于赵县的洨河上。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下这段话。
生朗读,师总结:在你们的朗读声里我体会到了赵州桥宏伟的气势和坚不可摧。除此之外,赵州桥还是一座美观的桥,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赵州桥
作业布置:搜集有关于中国的其他桥梁信息,和同学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