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 (北京)三年级美术上册《2. 美丽的染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 (北京)三年级美术上册《2. 美丽的染纸》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01 09: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染纸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主要以纸为材料介绍我国传统的民间扎染艺术。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捆扎、孔卷、搓揉、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浸、点、滴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可以将染纸剪成窗花、做成剪贴画、做贺卡、灯罩等等即美观有实用的美术工艺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2. 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折纸染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
难点:多色染纸与留白处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题字(美丽的染纸)、各种染纸作品。
学具: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废旧报纸。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趣导入 “穿鞋”游戏
将三个小纸人的脚同时接触颜料,看哪个纸人穿鞋穿的快,得出结论,宣纸的吸水性强,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宣纸,怎么用呢?打开资料袋,出示染纸作品。 三位学生尝试给小纸人穿鞋,其他学生观察三种不同纸的吸水特点。
学生思考颜色怎么到了宣纸上。 让学生学生发现宣纸吸水性的特点。
触摸染纸作品。
小组讨论
想一想
1.图案有何变化规律?
2.与什么有关系?
3.你知道哪些折法,并分析是怎么折的。
观察染纸作品的折痕以及染纸作品的丰富色彩。 引导学生观察染纸作品的图案变化以及制作步骤—折。

初次尝试 1.说说你会什么折法?
2.学生自己动手折纸
3.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折纸。
4.连线题
将对折的图形与相应的染色作品连起来。
5.认识折法
①对折法
②辐射法
③揉纸法
当然还可以折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 学生折纸,折成学习的折法或任意想要的造型。
拓宽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课堂教授的折法,自己大胆想象并尝试各种不同折法。

欣赏评述 1. 两位学生尝试染色并分析出现的问题。
2. 欣赏染纸作品。
3. 了解染色方法,观看教师微课。浸染法、点染法、滴染法。
4. 强调染透和适当留白的作用。 学生观察两位同学染色作品,分析出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解决染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学习染法。
学生实践 尝试所学的折叠方法和染色方法,
运用多种颜色搭配,把纸染成漂亮的图案。 学生用折过的各种造型进行染色。 根据自己的不同折法染上不同的颜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搭配色彩的能力。
自评互评 1. 色彩的搭配
2. 图案的处理
3. 折纸的方法 学生互相说作品的优缺点。 鼓励学生大胆评价,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美的能力。

课外拓展 1.染纸作品的其他作用?
2.我国传统工艺扎染。 观察染纸作品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了解我国传统的扎染工艺。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运用美的能力。

板书设计
美丽的染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