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奇妙的效果》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校本课程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12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 
1.本课将实践性和人文性有机的融合方面做的较为突出。教师通过复习、融合、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描绘家乡玉兰花具有实践性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合了人文性,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2. 同时美术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其中两点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本课就是利用学生课前的实地观察与拍摄,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奇妙的效果》这一课的选课也正是源于课程基本理念指出的“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的。具体表现为: 
情境:本课以魔术表演将学生带入本科教学重点油水分离的知识中,并通过学生初步实践在情境中感受油水分离知识。 
协作: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油水分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本课油水分离中多种技法的使用教学难点。 
会话:通过集体展示,多个学生自我评价会话说一说作画步骤,自我展示提升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意义建构:最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油水分离知识等教学目标,描绘,欣赏家乡玉兰花将课堂升华。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第六册中的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在三年级上《四季》学习了水粉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及巩固水粉使用技法,并通过和油画棒的结合,学习新的油水分离技法。同时将旧知应用于油水分离中,例如二年级 《花羽毛的鸟》学习的色彩的深浅,《到太空去旅行》学习了背景衬托,三年级上《色彩滴染》学习了三原色三间色等色彩知识。以及一年级《涂涂画画》《有疏密变化的线条》,二年级《美丽的植物》《我的梦》等油画棒技法的基础上,使画面更具奇妙的效果。 
学生情况: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附近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共23人,其中女生9人,男生14人,很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美术活动,绘画及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且学生美术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式有讲授式、实践活动式、小组合作式、探究式。 
教学手段: 
针对于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手段以“激趣、实践、合作、探究”为主 
(1)魔术体验,激发兴趣:本课主要以魔术导入为手段,通过魔术激发学生学习油水分离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上课之初,帮助教师涂课题背景进行初步体验,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具体的有效提问,让学生通过每组一张绘画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这样通过整个过程,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技术准备: 
WindowsXP操作系统;Microsoft PowerPoint2000软件。 
教师——教材、自制教学课件、调色盒、笔洗、水粉笔、范画、课题等。 
学生——教材、笔洗、调色盒、纸、油画棒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油水分离的原理等相关知识及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 
(2) 学习油水分离的表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玉兰花绘画创作,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在小组体验、探究活动中,掌握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美,感受玉兰花的美。 
(2) 学生通过欣赏与探究过程,了解油水分离的多种表现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对玉兰花的描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油水分离的原理,学习油水分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油水分离的多种表现方法,创新表现一幅以玉兰花为主题的效果奇妙的作品。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 我的发现 1、 魔术表演——玉兰花 
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ppt),看!这是一张白纸,老师十秒钟让他变成一副画。请同学们倒数10、9、8…… 
2、 揭示方法——油水分离法 
(1)有谁发现其中的奥秘了么? 
(2)揭示油水分离画法 
白色的是油画棒,粉色的是水粉。——我们把这种 
这种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等)和水性颜料(水粉、水彩等)的综合运用我们叫做油水分离画法。(ppt) 板书 油水分离 
3、 学生初步尝试。 
同学们想尝试么? 
请大家快速的用桌上的水粉来刷刷试试,给老师用油画棒写的字加一个漂亮的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效果》一课 
4、 揭示课题——《奇妙的效果》 
(二)我爱探究 
1、 回顾色彩知识 
(1) 分享经验:老师发现第……组加的背景有些让字更加突出了!你们组怎么做的呢? 
原来我们在给字上背景的时候用到了我们学过的色彩知识(ppt) 
板书 色彩 
(2) 回顾旧知 
比如(ppt):二年级 《花羽毛的鸟》 色彩的深浅 
 《到太空去旅行》 背景衬托 
 三年级 上 《色彩滴染》 三原色 三间色 
 (3)教师小结:实际上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我们不仅用到了学过的色彩知识,我们还可以应用到一些绘画技法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3页,小组合作探究:(ppt)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作画步骤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作画步骤及其用了哪种绘画方法使画面更具奇妙的效果? 
1组 铁塔:油画线描和水粉背景结合 
2组 马蹄莲:油画棒勾画马蹄莲的轮廓,水粉涂色,背景采用点彩的表现技法。 
3组 窗前:油画棒轮廓线和水粉填色结合 
4组 小鹿:白色的油画棒画主体,水粉画背景,深浅对比。 
5组 荷花:主体荷花使用油画棒色线的表现技法,之后水粉涂 
(2)小结油水分离顺序: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清晰,那你有没有发现油水分离的画法在使用工具时具体按什么顺序进行的呢?(ppt)(ppt) 
a 先用油画棒或蜡笔; 
b 再用水粉; 
c 调整完成。 
(3)教师小结油画棒知识: 同学们非常棒。同学们不仅知道了怎样油水分离,还通过讨论知道了油水分离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很多我们学过的技法。(ppt)板书 技法 
比如(ppt) 
一年级《涂涂画画》《有疏密变化的线条》。 
二年级《美丽的植物》《我的梦》 
(三) 欣赏创新实践 
1、欣赏:不仅如此 看(ppt)这是其他同学用水油结合法创作的奇妙的效果的作品。同学们还能有油水分离的效果表现出更加奇妙的效果么? 
不要着急,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前几天摄影课的赵老师看到我请我欣赏了大家的玉兰花摄影作品展,真的非常精彩,可是我跟他说我们也能画出非常棒的玉兰花作品,比摄影作品更有新意。他说他才不信呢!我跟他打赌说我们一定能,同学们我们能么? 
看,老师先画了几张,怎么样! 
2. 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油水分离的方法以及学过的色彩和技法知识表现一幅具有创新性奇妙效果的玉兰花作品! 
(四)我来评价 
互评:互相说一说你的作画步骤 
自评:创新点在哪 
(五)教师小结: 
1. 同学们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画的玉兰花真的非常漂亮,下了课我就叫赵老师来欣赏欣赏。 
2. 实际上在我们的家乡潭柘寺就有两棵二乔玉兰,下面请我们的学校的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谁来。 
这两棵二乔玉兰植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树龄。花开时节紫中带白,一树锦绣,馨香满园。有诗赞曰:三春一绝京城景,白石阶旁赏玉兰。 
不愧为二星小导游介绍的真棒。 
好同学们,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描绘我们可爱的家乡。同时提升我们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的美术素养。下课。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魔术表演——玉兰花 
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ppt),看!这是一张白纸,老师十秒钟让他变成一副画。 
请同学们倒数10、9、8…… 
2. 揭示方法——油水分离法 
(1)有谁发现其中的奥秘了么? 
(2)揭示油水分离画法(ppt) 
白色的是油画棒,粉色的是水粉。——我们把这种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等)和水性颜料(水粉、水彩等)的综合运用我们叫做油水分离画法。 
 板书 油水分离 
3. 同学们想尝试么? 
请大家快速的用桌上的水粉来刷刷试试,给老师用油画棒写的字加一个漂亮的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效果》一课 
4.揭示课题——《奇妙的效果》 
学生倒数10、9、8…… 
学生观察 
学生初步尝试感受 
观察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油水分离的表现方法。 ppt 5 
发现探究 回顾色彩知识 
分享经验:老师发现第…… 
组加的背景有些让字更加突出了!你们组怎么做的呢? 
原来我们在给字上背景的时候用到 
了我们学过的色彩知识(ppt) 
板书 色彩 
(2)回顾旧知 
比如(ppt): 
二年级 《花羽毛的鸟》 色彩的深浅 
《到太空去旅行》 背景衬托 
三年级 《色彩滴染》 三原色 三间色 
(3)教师小结:实际上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我们不仅用到了学过的色彩知识,我们还可以应用到一些绘画技法知识。 
2.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3页,小组合作探究:(ppt)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作画步骤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作画步骤及其用了哪种绘画方法使画面更具奇妙的效果? 
①组铁塔:油画线描和水粉背景结合 
②组马蹄莲:油画棒勾画马蹄莲的轮廓,水粉涂色,背景采用点彩的表现技法。 
③组窗前:油画棒轮廓线和水粉填色结合 
④组小鹿:白色的油画棒画主体,水粉画背景,深浅对比。 
⑤组荷花:主体荷花使用油画棒色线的表现技法,之后水粉涂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清晰,那你有没有 
发现油水分离的画法在使用工具时具体按什么顺序进行的呢?(ppt)(ppt) 
(1)先用油画棒或蜡笔; 
(2)再用水粉; 
(3)调整完成。 
同学们非常棒。同学们不仅知道了怎样油水分离,还通过讨论知道了油水分离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很多我们学过的技法。(ppt) 
板书 技法 
比如(ppt): 
一年级 《涂涂画画》 
《有疏密变化的线条》。 
二年级 《美丽的植物》 
《我的梦》 
学生探究发现油水分离过程中应用到的色彩知识。 
感受色彩的变化美。 
学生通过小组同学合作,互相说一说探究发现油水分离的步骤及可运用的其他方法。 
学生总结回答问题 
学生回忆旧的技法知识。 通过学生分析、观察、发现、联系,锻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问题层层递进 
学习油水分离的多种表现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现、分析、总结问题以及组织的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观点的精神。解决教学难点。 
美术知识系统性认识。 ppt 9 
欣赏创新实践 欣赏:不仅如此 看(ppt)这是其他同学用油水分离法创作的奇妙的效果的作品。同学们还能有油水分离的效果表现出更加奇妙的效果么? 
不要着急,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前几天摄影课的赵老师看到我请我欣赏了大家的玉兰花摄影作品展,真的非常精彩,可是我跟他说我们也能画出非常棒的玉兰花作品,比摄影作品更有新意。他说他才不信呢!我跟他打赌说我们一定能,同学们我们能么? 
看,老师先画了几张,怎么样! 
2. 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油水分离的方法以及学过的色彩和技法知识表现一幅具有创新性奇妙效果的玉兰花作品! 
 学生欣赏其他方法。 
学生欣赏教师作品 
学生实践 通过欣赏,再次了解油水分离的多种表现方法。解决难点。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对玉兰花的描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ppt 20 
展示评价 互评:互相说一说你的作画步骤 
自评:创新点在哪 
师评:总结 同学互相说一说 
自己说一说 
 通过小组、个人、教师三方面评价,提升学生评价能力及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结升华 同学们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画的玉兰花真的非常漂亮,下了课我就叫赵老师来欣赏欣赏。 
实际上在我们的家乡潭柘寺就有两棵二乔玉兰,下面请我们的学校的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谁来? 
这两棵二乔玉兰植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树龄。花开时节紫中带白,一树锦绣,馨香满园。有诗赞曰:三春一绝京城景,白石阶旁赏玉兰。 
不愧为二星小导游介绍的真棒。 
好同学们,希望同学们今 
后能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描绘我们可爱的家乡。同时提升我们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的美术素养。下课。 
聆听,回忆。 
小导游介绍 
 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创作的欲望。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ppt 2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姓名 
评价要素 
我做得很好 
我做得还可以 
我要继续努力 
学习 
过程 
态度端正、认真 
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 
知识 
技能 
能学会油水分离技法 
能综合运用油水分离技法 
情感 
态度 
课上学习有兴趣 
热爱家乡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导入新颖: 导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魔术导入新知形式新颖。用油水分离方法表演魔术,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油水分离。二是揭示课题形式新颖。通过学生用水粉补充完整课题背景,初步体验油水分离。 
学生实践探究发现旧知,教师总结色彩技法知识系统呈现。 
本课难点在综合运用油水分离,重点在学生学会油水分离,这些都与旧知——色彩和技法知识分不开,所以我采用的是通过学生课题添加背景发现学过的色彩知识应用,教师总结梳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技法知识的应用,再总结梳理。将色彩技法知识最终系统呈现。 
学生实践与家乡著名景点结合 
此次学生实践的内容是玉兰花,而孩子们的家乡潭柘寺镇,以潭柘寺最为著名,而潭柘寺中的二乔玉兰也久负盛名。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绘画让学生感知家乡美,更加热爱家乡了解家乡。 
课堂小结升华与我校特色“小导游”相结合 
我校品牌活动小导游,在我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很多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进行过介绍,而在课堂最后总结处让小导游一展风采,提升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本节课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