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
1.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应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1871年5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马克思撰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其首创精神。这个“尝试”是指( )
A.宪章运动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法国大革命
3.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
A.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B.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C.未接管法兰西银行
D.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4.“我获悉这项消息太晚了,即有个骗子,乔装公社上校,骗使国民自卫军队伍撤离这些阵地。……包围的火力圈每分钟在继续缩小着,而效忠于公社事业的……人数以可怕的速度削减下去……”。这则史料见证的是( )
A.辛亥革命
B.巴黎公社
C.南昌起义
D.十月革命
5.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6.《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无产阶级第一次这样的尝试是( )
A.法国大革命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革命
D.十月革命
7.据下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七月王朝
D.巴黎公社
8.1871年5月28日,147名战士在下图所示墙前被枪杀并被遗弃在墙脚下的水沟里。对于法国左翼人士,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来说,这座墙成为了人民争取自由和理想的象征。直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那里,供人们纪念( )
A.巴黎公社运动
B.第一国际成立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共和制确立
9.1871年4、5月的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 )
A.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B.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D.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10.巴黎公社的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11.1871年4月3日,巴黎公社颁布公告:“第一条,教会与国家分离;第二条,取消宗教预算;第三条,属于宗教团体的所谓永世产业,即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现宣布为国家财产;……”这一举措有利于( )
A.解除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
B.提高公社的执政能力
C.维护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D.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12.巴黎公社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型政权。其性质是( )
A.农民阶级政权
B.无产阶级政权
C.地主阶级政权
D.资产阶级政权
13.《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宪章运动
B.俄国二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4.“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了现实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非选择题
15.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年,各地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重要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将如何实现?
(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价值?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隋(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14:DCBBD
CDACC
ABCB
15.(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2)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阶级对立、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
实现: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实现生产国有化、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
(3)价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16.(1)条件: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2)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历史进步。